陳年白酒收藏又現火爆
2013-01-16   作者:陳俊嶺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儘管“限酒令”下貴州茅&、酒鬼酒等一批“高價股”被拉下神壇,但在投資收藏市場上,投資人對高檔白酒的收藏熱情卻絲毫不減。
  12月14日,北京順義一家溫泉酒店,來自長盛基金的首席理財師於博為在場的媒體記者舉辦了一場有關茅&酒鑒賞與收藏的講座。

  陳年白酒備受追捧

  “根據年份和品質的不同,茅&酒的市場價格也相差迥異,比如生産於“文革”期間的茅&每瓶在4萬元左右,而2007年以後的生産茅&則在每瓶1200元至1500元之間。”於博介紹。
  此外,紀念型的茅&酒也價格不菲。比如建國50周年的紀念酒目前市場價在萬元之上,而目前最貴的一瓶則屬1992年生産的“漢帝茅&”,在去年4月的一場拍賣會上,此酒被一江蘇藏家以890萬元天價拍得。
  不過,這一紀錄很快就被刷新。一個月前,在京舉行的一場陳年老酒拍賣專場會上,1952年瀘州老窖金獎年份老酒拍出1035萬元,創白酒拍賣場上單一標的物成交額的歷史新高。
  “投資人對白酒的追捧並沒有受到限酒令的影響,不斷刷新的拍賣紀錄也顯示了白酒收藏市場的強勁活力。”對於白酒收藏市場升溫的原因,業內人士&&,一方面是白酒收藏的升值潛力受經濟形勢影響較小,另一方面隨着投資者的逐漸成熟,更關注具有文化藝術氣息及內涵的個性化收藏品,因此白酒收藏自然會引起各方青睞。

  高價源於“稀缺性”

  從白酒拍賣場節節攀升的成交記錄,到近年目不暇接的各類“品酒會”,種種跡象表明,收藏陳年白酒正成為眾多投資者和藏家追捧的標的。
  緣何陳年老酒如此備受追捧?長盛基金的首席理財師於博對此分析稱,陳年白酒的收藏價值也主要在於稀缺性,而這一點在高檔白酒上則體現得更為明顯,比如貴州茅&酒僅能在方圓幾公里的茅&鎮生産。
  據記者了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茅&酒産量只有2萬噸,現在留存下來的“地方國營”茅&酒的存世量僅約3萬至4萬瓶,而近兩年白酒收藏人群呈爆發式增長,這個市場肯定供不應求。
  面對價值不菲的陳年白酒,如何保存也成為白酒藏家關心的話題。
  在資深白酒藏家趙晨看來,在酒類收藏中,相比紅酒,白酒對保存環境的要求要小得多。“酒收藏最關鍵的是酒標、酒液、酒包裝一定要保存完好,如果能保存與這瓶酒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報紙、雜誌等相關物品,價格就會高很多。”
  而對於白酒收藏的原則,也有業內人士總結為“四看”原則:一看稀缺性,選取酒中精品藏酒;二看純糧性,最好收藏高度酒白酒;三看香型,注重時尚性;四看裝飾,以傳統佛教寶相花紋為裝飾,配以彰顯中華古風的上等精瓷,當屬白酒收藏之典範。
  “相比葡萄酒收藏的歷史與積澱,陳年白酒的收藏在中國才剛剛起步。”一位連續舉辦三年酒類拍賣負責人&&,白酒收藏群體正逐年擴大,今年秋拍的成交率就達八成,這比很多藝術品的成交率都要高。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白酒裏的中國經濟倒影 2012-12-31
利空頻襲難阻白酒理財投資熱 2012-12-31
一擊即垮的高檔白酒剛需 2012-12-28
白酒“塑化劑風波”何時有個完 2012-12-14
白酒板塊市值蒸發1525億 扎堆公募基金感受寒意 2012-12-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