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寧堂,本是頤和園內收存私藏珍稀傢具的一個廳堂,如今卻以一個傢具品牌的名稱赫然出世。借助龍順成獲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京作”技藝,一件件收藏在澹寧堂的中國傳統傢具將用花梨、紫檀等名貴木材進行仿製後推向市場。與其他傢具品牌不同的是,澹寧堂只走定制和拍賣渠道。元旦前夕,首批六件複製的澹寧堂産品在現場拍賣中紛紛被搶走,顯示出古典傢具仿製品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其獨有的文化內涵和製作工藝正成為收藏界新寵。
頤和園仿製傢具定名“澹寧堂”
“1號拍賣品,紫檀透雕花卉紋繡墩一對,起拍價30萬元!”拍賣師剛剛宣布開始舉牌,台下的舉號牌就一次次亮起,108號和129號拍客緊咬不放,最後60號以52萬元的高價奪為己有……隨着拍賣師一槌槌落下,紫檀透雕花卉紋繡墩、紫檀束腰雕福壽紋大扶手椅及高茶几、紫檀高束腰外翻馬蹄腿條桌等一件件古典傢具被收藏者一搶而空。
這不是發生在尋常的拍賣場所,而是發生在被譽為明清傢具博物館的頤和園。2012年12月26日,記者穿過頤和園的諧趣園曲折通幽的長廊時,只感覺結成冰的湖水寒氣從腳底侵襲而來。踏入涵遠堂,卻是另外一個世界,佈置典雅的廳堂內人潮擁擠,卻又十分安靜,拍賣師正在主持一場不尋常的拍賣。
在頤和園舉辦拍賣會已屬罕見,更何況拍賣的産品不論是外形還是選材都與珍藏在頤和園內的清代宮廷傢具如出一轍,這着實令人稱奇。據了解,這些拍賣的傢具,並非頤和園私藏傢具的真品,而是經過技師精心雕琢的仿製品,只是在選材用料與工藝上十分考究,看上去與真品並無多少差異。此次拍賣的産品就是用紫檀製作的,材料名貴加上傢具原作的精緻,使得它們一面世便成了收藏家爭搶的珍寶。
記者注意到,頤和園私藏傢具的仿製品有一個獨有的品牌名稱澹寧堂。“青山本來寧靜體,綠水如斯澹泊容。”澹寧堂原本是頤和園後溪河旁的一處臨水建築名稱,是乾隆在位時為懷念康熙倣澹寧居而修建的書房,後來成為頤和園陳設明代和清代傢具的展館。平時,很多愛好明清古典傢具的收藏家都喜歡去那裏駐足觀賞。如今,“澹寧堂”作為這些私藏傢具仿製品的品牌名稱,從寧靜的頤和園開始走向社會。
龍順成“京作”技藝成幕後推手
“澹寧堂傢具的工藝實在是太棒了,如果不是行家仔細鑒別,真以為是頤和園的私藏傢具産品進入了拍賣市場呢!”一位參與當天拍賣會的傢具愛好者&&。
據了解,澹寧堂傢具之所以做得那麼逼真,源於它有一個幕後推手龍順成。作為中國傢具行業惟一的老字號,龍順成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1862年(清朝同治年間)。創立之初,龍順成的技師來自清宮造辦處的御用匠師,其工藝貫穿南北,氣韻承襲皇脈,形成“京作”傢具風格,與“蘇作”、“廣作”並稱為中國硬木傢具的三大流派,所制古典傢具的款式多以明代黃花梨傢具和清代宮廷紫檀傢具為藍本,端莊、文雅、威嚴、富貴,承襲着皇家風韻。2008年6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澹寧堂傢具由龍順成的技師負責仿製,産品複製得栩栩如生。”龍順成經理李勇&&,頤和園和龍順成已經結成聯盟,由頤和園提供私藏傢具,龍順成通過研究其式樣及特色,選取黃花梨、紫檀等名貴木材,運用龍順成清宮造辦處精湛傢具製作技藝進行仿製,保證件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收藏品。
據悉,龍順成隸屬於金隅集團旗下天壇傢具股份有限公司。天壇傢具總經理楊金才&&,澹寧堂品牌將不會進入民用市場,也不會開設專賣店,專門走收藏和拍賣渠道。著名古典傢具專家、中國古典傢具研究會法人副理事長張德祥對澹寧堂十分看好:“龍順成與頤和園強強聯合,仿製園區所藏的明清宮廷古典傢具,可以最大地發揮館藏古傢具文物的文化價值,也可以使龍順成代表的"京作"傢具承襲回歸到最正宗的味道上來,提升龍順成這塊百年金字招牌的含金量,使"京作"傢具的藝術形象定位更加清晰。”他認為頤和園和龍順成的合作,將打造出一個新時代的“皇家造辦處”,使京作傢具再創藝術高峰。
古典傢具仿製品市場潛力巨大
“頤和園內珍藏着不少清代宮廷傢具,深受傢具收藏者喜愛,無奈的是這些都是屬於國家的財富,無法成為獨傢俬藏,而市場上的仿製品大多做工粗糙,形似而神非,澹寧堂這次展出的傢具,無論是材質還是做工都是一流的,令人耳目一新。”一位參加拍賣的拍客告訴記者。
這位拍客的説法頗具代表性。近年來,紅木、古典傢具不論是在傢具市場,還是在收藏界都十分走俏,甚至一度傳言“只有價值沒有價格”。隨着紅木、古典傢具受到熱捧,古典傢具仿製市場的巨大潛力也被激發出來。
“明代和清代是中國古典傢具設計和製造的鼎盛時期,集中國古典傢具之大成,兼具莊重、靈動、舒適與審美等特質於一體,滿足了人們追求格調、風範、意趣的文化品位。陳設於頤和園澹寧堂的明清傢具形神兼備、典雅沉靜、內涵深厚。”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孟海東&&,龍順成和頤和園聯手開發的明清古典傢具高品質仿製品,正適應了這一市場需求。
為了保證仿製傢具的質量,使其不流於形式,真正承襲古典傢具的精髓,北京天壇傢具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成立“京作傢具文化研究院”,並聘請張德祥為名譽院長及技術指導,並現場向研究院提供100萬元作為“京作傢具文化保護專項資金”,為其提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