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再次步入十字路口 房價上漲或迎更嚴調控
2013-01-07   作者:徐海波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最近一週,在武漢一家國企工作的王岩每天下班後都要到單位附近的樓盤去看房。雖然已到天黑時分,但每次售樓中心裏都人頭攢動,與外面寒冷的天氣相比,這裡明顯涌動着一股熱潮。
  就在幾天前,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産市場正在加速回暖。2012年12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為9715元/平方米,相比11月上漲0.23%,已是連續第7個月環比上漲。同時,同比也扭轉了之前連續8個月的下跌趨勢,微幅上漲0.03%。
  對於這種量價齊升的市場變化,許多中國購房者都感同身受。今年25歲的王岩大學畢業還不到兩年,原本並不着急買房,但在朋友和家人的勸説下,還是心動了。“身邊的人最近都在説房價要漲,我只好早點定個房作為將來的婚房,免得結婚時漲得買不起了。”
  像王岩一樣想著在漲價前趕緊出手的購房者大有人在。他們普遍相信,房價上漲已是鐵定的事實。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外資投行研究報告的印證。德銀、高盛、花旗等投行近日陸續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內地房地産市場復蘇超過預期,短期內一二線城市的開發商將繼續跑贏大市,房價或將有5%左右的上漲。
  這些研究結果多少有些讓人失望。2003年至2012年間,中國房地産市場先後經歷了四輪調控。有業內人士統計,2012年堪稱調控最嚴厲、最大尺度、最密集的一年。中央部門多次表態調控不動搖,加強保障房建設,讓房價合理回歸,決不讓房價反彈。
  然而,經歷了2012年上半年的低迷和蟄伏之後,限購、限貸為核心的調控政策效果逐步衰減,個別局域市場甚至對這種干預手段一定程度上顯現出“免疫效用”。自7、8月份開始,成交量逐月上漲,個別城市還屢屢創下新高。直到現在,這股熱潮還在繼續。
  恰在此時,中國提出建設新型城鎮化、大力挖掘內需的經濟目標,也為樓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隨着經濟形勢的逐步好轉、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新增住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也會持續增加。
  在這股樓市暖冬中,最為先知先覺的土地市場表現最為耀眼。12月26日,上海外灘一地塊經過多輪競拍,最終拍得56.8億元,再次刷新上海土地成交單價,成為第四季度的第四個地王。
  不僅是上海,在中部的武漢,12月也上演了一場土地“盛宴”。舉行5次土地拍賣,成交73宗,成交金額349億元,面積達8320畝。若按容積率3.0計算,這些土地足以支撐修建13萬套100平方米的房源,足夠武漢銷售一年。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僅12月,中國就有10多個城市拍出年度總價或單價地王,涵蓋了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和南京、佛山等熱點二三線城市。
  不少業內人士預計,隨着城鎮化推進,未來將會推出更多土地。在融資渠道不斷拓寬、資金壓力大幅降低的背景下,房企拿地積極性有望繼續上漲。
  針對當前土地市場的暗流涌動,中國國土資源部要求,各地增加住宅用地的供應,並保持地價信號平穩,減少“地王”等對市場的誤導和干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明確&&,將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産市場調控,繼續實行限購措施,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住房需求,支持合理自住和改善性需求。
  多種跡象表明,中國政府絕不會允許房價大漲,否則樓市調控“前功盡棄”。一旦重點城市房價出現報復性反彈風險,可能會&&新的調控政策,不排除比限購限貸更加收緊。
  “中國樓市已步入敏感的十字路口,向左還是向右主要取決於下一步的宏觀經濟環境和調控政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張東預測,2013年,中國樓市調控將維持嚴厲的力度,甚至有加碼的可能性。整個市場基本面應該還會有所回升,但大幅反彈可能性不大,以平穩為主基調。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2012樓市囧途之調控眾生相 2013-01-05
中國“房奴”十年:樓市從剛需到投資再回剛需 2013-01-04
一線城市元旦樓市成交量穩中有升 2013-01-04
北京樓市新年成交量同比增漲116% 2013-01-04
2012歲末翹尾 中國樓市新年幾多“猜想” 2013-01-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