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業務成突破口 交叉性金融産品“井噴”
2013-01-04   作者:章文貢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理財産品2004年、2005年、2006年起步,2007年、2008年達到頂峰,2008年有一個小挫折,此後迅速發展。”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峰日前&&,2012年,銀行理財産品餘額超過6萬億元,流量規模則超過20萬億元。
  理財産品20萬億元的流量規模,在宣告金融行業資産管理時代來臨的同時,也宣告了交叉性金融産品大爆炸的開始。
  “以理財産品為主的交叉性金融産品快速發展。”人民銀行在其發布的2012年金融穩定報告中稱,在市場競爭和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的推動下,銀信、銀證、銀保、證保等不同行業金融機構間的業務合作不斷加強。
  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2012年9月也曾撰文指出,近年來金融機構代客理財、信託投資計劃、衍生産品、資産證券化等業務發展迅速,它們多為跨行業、跨市場、跨機構的交叉性金融産品和影子銀行業務。

  理財産品餘額近7萬億

  理財産品之所以被認為是交叉性金融産品,主要原因在於,目前的理財産品運作模式具有跨行業、跨市場的典型特徵。所謂跨行業,是指理財産品的運作涉及銀行、信託乃至基金、券商等多個金融行業;所謂跨市場,則是指産品的投資標的橫跨債券、貨幣、信貸等多個市場。
  其實早在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初期,交叉性的特點並不明顯。但隨着理財市場的競爭加劇,原有投資標的單一的産品的收益率很快就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隨着投資標的的逐漸多樣化,特別是銀信合作産品的引入,銀行發展出一套“資金池—資産池”的運作模式。
  其具體運作方式為,銀行建立一個“資産池”,銀行就像個採購員,採購證券、貨幣市場工具、票據、信貸資産等,將其虛擬地置入一個池子內。銀行同時對應地建立一個“資金池”(規模大致與“資産池”相當),把客戶募集的資金放入該池中來對接採購來的資産。
  在這種模式下,銀行通過滾動發行理財産品不斷募集資金,雖然每一種理財産品的發行時間、投資期限、預期收益率不同,但是募集的資金都進入同一個“池子”;在資産池的那一端,銀行借助信託等平台不斷採購資産組建“資産池”。
  《第一財經日報》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8月末,全國共有16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了理財業務,銀行業金融機構存續理財産品29970隻,理財資金餘額6.49萬億元,較2011年末增長約42%。
  從理財資金投向看,投向債券即貨幣市場工具佔比為43.59%,投向債權類項目(信託貸款、委託貸款、票據及受/收益權等)佔22.19%,投向存款佔20.6%,投向權益類(股權、PE、股票等)佔9.68%,投向衍生工具佔1.63%。
  “資金池—資産池”模式創立之後,理財産品成功地將投資者、銀行、信託等各個參與主體綁定在一起,在債券、貨幣、衍生品等多個市場之中廣泛投資。

  非銀資管産品“大松綁”

  “資金池—資産池”運作模式的核心在於銀行需要信託這個平台。事實上,也正是源於銀行的這種需要,最近的幾年,信託的通道業務迅速膨脹,進而也導致了規模的激增。
  截至2012年11月末,信託業管理的信託資産規模已達到6.98萬億元,超過保險業,成為中國金融業中第二大金融體。而在2007年末,信託資産規模僅有0.95萬億元。最近這幾年,信託業幾乎以每年1萬億的規模在增長。
  但到了2012年下半年,銀行只能依託信託渠道的模式悄然發生變化:證券、保險、基金等行業的資産管理“新政”推出後,信託公司原有業務模式的“替代效應”和“擠出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銀信理財合作業務首當其衝。原先受到政策限制的銀信合作信貸資産和票據資産轉讓業務,已經借道證券公司的“定向資産管理業務”和基金公司的“專項資産管理計劃”,獲得廣泛開展。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末,證券業受託管理資金本金總額僅為2818.68億元,但到2012年6月末,已經飆升至4802.07億元。接下來的3個月,更幾乎翻了一番,9月末達到9295.96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所長周小明&&,目前,券商資管規模已逼近1萬億元,主要是銀證通道業務,其中定向資管業務估計超過8000億元。
  “信託的今天就是證券公司的明天。”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稱,更有甚者,與信託相比較,券商的通道費更低。
  其實不單單是券商、信託,銀行目前已經打通了信託、券商、保險、基金公司等四大渠道,這些機構均可以成為銀行理財産品的通道服務商。也正因如此,理財産品的跨行業特點就更為明顯。
  事實上,證券、保險、基金等行業的資産管理“新政”之後,證券公司的“定向資産管理業務”;基金公司的“專項資産管理計劃”投資範圍和空間都得以大大拓展,加之已經存在的信託公司“信託計劃”和銀行理財産品,不同金融機構的資産管理類産品迅速增長。
  金融機構的這種資産管理類産品往往帶有明顯的跨行業、跨市場特徵。也正因如此,金融業正呈現這樣一幅圖景:以資産管理業務為切入口,交叉性金融産品正在爆炸式增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興業證券定增推明年 投行資管獨力難掌控 2012-12-17
銀理"戀上"券商資管 接棒信託成"翻版通道" 2012-12-06
資管混戰保證金:T+0入侵券商領地 2012-12-06
平安資管董事長總經理雙雙換人 2012-11-29
“雙重”差異化發展券商資管業務 2012-11-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