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2.23%的被調查者&&投資基金虧損30%以上,17.9%的被調查者虧損10%-30%,22.71%的被調查者虧損10%以內,33.19%的被調查者盈利在10%以下,盈利超過10%的被調查者佔比為13.97%。
調查顯示,2012年26.48%的基民選擇股票型基金,18.2%的基民選擇指數基金,14.89%的基民選擇債券型基金,12.77%的基民選擇混合型基金,基民投資保本基金、貨幣市場基金、QDII基金的比重分別為10.87%、11.58%、5.2%。
此外,基民投資保持較高的成熟度。以獲取價差作為基金投資目的的被調查者為21.72%,絕大多數基民將長期持有獲取資産增值收益(佔比40.16%)或等待分紅(佔比22.13%)作為投資基金的主要目的。58.3%的基民&&會長期持有(1年以上)。同時,基民持有基金的數量較少,73.45%的基民持有3隻以下的基金,顯示出基民的投資習慣開始向精選基金,耐心持有轉變。
調查顯示,49.05%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基金業最需要改進的方面是基金業績不佳,沒有體現專業理財的水平,31.18%的被調查者認為基金公司對投資者利益關注不夠。與之相對照的是,55.4%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炒股收益高於基金,33.09%的被調查者認為兩者差不多,11.51%的被調查者認為基金收益高。
此外,9.44%的被調查者在2012年投資過陽光私募産品。其中,盈利30%以上被調查者佔13.94%,盈利10%-20%的被調查者佔32.12%,40.61%的被調查者盈利在10%以內。
值得關注的是,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産品抱有較高的興趣。在調查中,33.88%的被調查者在2012年投資過銀行理財産品。其中,實現盈利的被調查者佔比達87.92%,僅12%的被調查者&&虧損。
當問及會選擇何種金融産品投資時,30.63%的被調查者&&傾向銀行理財産品,26.13%的被調查者選擇私募基金,23.12%的被調查者選擇公募基金,20.12%的被調查者選擇基金專戶“一對多”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