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前員工私售涉案資金2400萬
2012-12-20   作者:高翔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銀行理財糾紛案件近期頻發,其中風險日益凸顯。記者從中信銀行溫州分行了解到,近期該行一員工(案發後已被開除)涉及一宗理財糾紛案件,並將於近期開庭。
  據悉,中信銀行溫州柳市支行一“高”姓員工,以一款“中信投資寶”的投資産品為名,誘使黃樂琴夫婦先後分12次通過網銀匯款2400萬元至其私人賬戶。據記者從公安機關了解到,目前該員工已經自首,公安機關正在偵查。黃樂琴夫婦已經起訴中信銀行溫州柳市支行,要求歸還2400萬元資金。該産品目前僅該夫婦涉及其中。據悉,黃樂琴夫婦來自溫州樂清市柳市鎮,一直在當地經商。早年時結識了中信銀行這名員工。
  去年,該員工向黃樂琴推薦一款名為“中信投資寶”的理財産品,稱預期收益率在7%左右,比存定期收益高。從2011年的11月14日至2012年的8月29日,黃樂琴分12次,投入了2400萬元,每次投入金額100萬至300萬不等。黃樂琴的丈夫李金育回憶説,每次都是通過網銀轉賬,隨後與理財室簽訂合同。
  記者獲得的該份“中信投資寶”報告書對該産品的解釋是,“為貴賓客戶提供各類人民幣、外幣理財産品,滿足貴賓客戶資産增值的需求,由股票、基金、國債、信託、保險、委託貸款等産品組成。”投資門檻為50萬元人民幣。該報告書中明確寫明“預計綜合理財收益率7%”。李金育説,“中信投資寶”12份報告書,有的預期收益率為7%,有的為6.5%。值得注意的是,投資取向為“委託貸款”。報告結尾,有客戶“黃樂琴”與客戶經理的簽名,並蓋有“中信銀行溫州柳市支行零售業務部”的印章。
  9月5日深夜,黃樂琴接到中信銀行方面的電話,要求見面詳談。在談話中他們得知,其購買的“中信投資寶”這個理財産品是假的,合同文本是假的,公章也是假的。
  9月12日,高姓員工向公安機關自首。
  中信銀行溫州分行副行長黃自強對本報記者&&,此事目前公安機關還在偵查,銀行方面不方便對外發言。
  黃樂琴夫婦將“中信投資寶”報告書上的“中信銀行溫州柳市支行零售業務部”印章拿到公安部門做了鑒定。李金育説,鑒定結果顯示報告書上的印章不是真的。
  黃自強對記者&&,這名員工自己也承認,這枚印章是假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信銀行 用心奉獻 2012-12-10
中信銀行與銀聯合作移動支付 2012-12-07
中信銀行:知您所需 達您所願 2012-12-06
中信銀行稱凈利下降源於加大撥備力度 2012-10-31
中信銀行下調信用卡取現手續費 2012-10-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