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理財品未達最高預期 銀行經理自曝"假挂鉤"
2012-12-18   作者:李玉敏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華夏銀行、工商銀行先後被曝“員工私賣理財産品巨虧”,使理財産品的風險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銀率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今年共有152款銀行理財産品未達預期最高收益率。但昨日(12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在宣傳和出售過程中,銀行鮮有提示風險的,甚至一些理財産品的實際投資領域或與挂鉤指標無關。
  記者發現,南洋商業銀行發行的“匯益達I號”匯率挂鉤保本結構性人民幣系列理財産品,最高預期收益是6%,但其客戶經理坦言,“從發行第一期開始,收益率都落在中間這檔”。該行另一位理財經理則透露,該産品對外宣稱收益挂鉤歐元兌美元匯率,其實主要是投資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央票和債券回購,等於挂了一個“假結構”。

  152款未達預期最高收益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據普益財富統計,截至9月30日,國內各銀行共發行22912款理財産品,其中,人民幣理財産品發行21026款,佔九成以上。12月3日~12月7日這一週內,共有63家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産品561款,到期産品400款。
  銀率網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銀行共發行理財産品24986款,其中有152款未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大部分是中小銀行和外資行發行的預期收益較高的産品。
  銀率網統計數據顯示,僅11月到期的就有21款理財産品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其中有6款是南洋商業銀行的“匯益達I號”匯率挂鉤保本結構性人民幣系列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實際收益率只有4.35%~4.5%。
  南洋商業銀行官方網站上刊登的宣傳稿稱,今年陸續推出了219款保本型結構性理財産品,目前該類産品的到期平均收益率達到4.79%,對未達到最高收益率的産品只字未提。
  該行官網顯示,期限為47天,20萬元起的“匯益達I”理財産品收益率為6%、4.35%、1.2%三個檔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客戶身份諮詢該産品時,南洋商業銀行北京分行某支行的客戶經理&&:“我們這個産品安全性很高,是保本保息的,從發行第一期開始,收益就落在中間那檔。因為歐元兌美元波動0.005是很容易達到的。”

  挂鉤産品實際未挂鉤?

  “最高預期收益從來沒有條件達到過”,上述南洋商業銀行北京分行某支行客戶經理坦言,因為要達到最高收益6%,就要挂鉤期內歐元兌美元達到或高於期初價格的0.5%,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南洋商業銀行另一支行的理財經理道出了另一個秘密:“它對外是匯率挂鉤的人民幣理財産品,收益挂鉤歐元兌美元的匯率,其實主要是投資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央票和債券回購。等於説,挂了一個歐元兌美元匯率的"假結構"。”
  在被問及此款産品的投資方向時,該行另一位客戶經理告訴記者,“産品説明書裏説的是投資於外匯挂鉤的相關金融衍生品,但具體投資什麼不太清楚。”
  對於上述説法,一家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詫異,稱這樣的情況沒聽説過,一般情況是,收益跟什麼指標挂鉤,就會投資與此相關的産品。
  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結構性理財産品本身就要承擔風險,收益沒達預期很正常。但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和基金等其他産品相比,的確存在信息披露不完善,特別是産品投向披露不完全的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應嚴厲監管銀行理財産品 2012-12-18
銀行理財産品亟待透明化管理 2012-12-17
購買理財産品須提防五大陷阱 2012-12-17
銀行“攬儲”壓力緩解 理財産品光芒暗淡 2012-12-13
市民選購理財産品時要瞪大眼睛 2012-12-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