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市場需求不振的影響,雖然高端紅木傢具價格堅挺,但中低端産品價格卻直線下滑,跌幅達三成。專家介紹,儘管部分紅木傢具水分被擠掉,因材質不同、工藝有別,投資紅木傢具仍需謹慎,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投資陷阱。
競爭激烈價格普跌三成
“紅木傢具行情最好的時候是在2007年到2010年,紅木傢具被炒火了,以紅酸枝為例,每個月都要漲5%。”紅木傢具老闆毛利忠介紹説,在2009年和2010年,紅木原料的價格連創新高,最火的時候,一噸小葉紫檀要200萬元。火爆的紅木市場,也引來諸多後進者。僅重慶地區,這幾年就陸續開出幾十家紅木銷售店,市場競爭已白熱化。
然而,好景不長。隨着房地産調控及國內經濟的疲軟,紅木市場的“牛市”從去年開始宣告結束。
“從2011年開始,紅木傢具市場出現了深度調整,一路衝高的紅木價格也迅速降下來,2010年可以賣到8萬元的5件套大果紫檀傢具(俗稱緬甸花梨),現在成交價也就在5萬元左右;一套大紅酸枝皇宮椅十件套,從15萬元跌至10萬元,中低端紅木傢具降幅達三成。
高端紅木傢具價格堅挺
“無論中低端紅木的價格怎樣浮動,高端紅木傢具無論是保值還是投資,都是紅木傢具中的上上之選。”華邦 禦尊紅木重慶公司總經理李軍告訴商報記者。記者走訪了多家紅木經銷商了解到,相比起中低端紅木的價格差異,高端紅木的終端價格確實比較穩定。以小葉紫檀原料為例,目前這種高端紅木每噸價格大概在100萬~120萬元,這個價格與去年相當,並沒有出現下調。
“現在高端紅木原材料越來越稀少,價格堅挺,他手裏就有兩套小葉紫檀的明式傢具,他從來沒想過要降價賣。”一紅木經銷商介紹説,今年以來,從上海、北京等市場交易情況看,高端紅木的投資價值也逐漸顯現。
中國傢具協會傳統傢具專委會執行主席楊波介紹説:“目前小葉紫檀價格已處於價值洼地,近期從印度進口的小葉紫檀,品質非常罕見。隨着"老紅木"木種的日益見少,中高端紅木價格將會越來越高。”
材質暗藏貓膩投資需謹慎
價格的堅挺註定了隨着紅木市場的培育,紅木傢具已然從單純的消費品轉而更為一種新興的投資品。
“在2005~2006年,紅木傢具被市場逐漸接受時,每噸小葉紫檀大概在40萬~60萬元,現在已經翻了一番,而交趾黃檀當時才八九萬元每噸,現在已經接近30萬元。中高端紅木的投資價值毋庸置疑。”李軍介紹説,這就好比珠寶,當價值達到一定的穩定程度,投資屬性隨之愈漸明顯。但在內行人眼中,一旦投資紅木,稍有不慎,亦會“滿盤皆輸”。
“投資紅木,首先要辨別其材質。”毛利忠建議説,在購買紅木傢具時,一定要問清楚木材名稱、生産歸屬地,同時還要看它是否符合紅木《新國家標準》所規定的相關內容,並弄清楚具體材質。不同材質的樹種,材性和售價相差甚多。如紫檀的市場價格是很高,但真正的紫檀指的是小葉紫檀,而並非黑檀、紅檀、綠檀、紫黑檀等。投資者在購買時就必須“摳字眼”。
“此外,紅木傢具的保值升值潛力,不僅與木材有關係,還與工藝相關。例如明式傢具是紅木傢具中最具"書卷"氣息的傢具,在造型上講究嚴密的比例關係和舒適宜人的尺度,一旦明式傢具在工藝上過於繁雜,則必有貓膩,或用以掩蓋材質上的瑕疵。”故宮博物院紅木專家胡德生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