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房地産行業來説,“黃金十年”已經過去,即使城市化的進程依舊,房地産行業中長期向好,但不會出現像過去十年那樣的爆發式增長。但對房地産基金來説,“黃金十年”來了。
近年來國內房地産行業接連受到政策調控,卻為房地産基金的發展帶來巨大空間。尤其是近兩年來,房地産基金炙手可熱,大批基金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興起。業內人士預計,今年房地産基金的規模將超過2000億。
然而,在房地産基金火熱繁榮的背後也存在眾多隱憂。品牌缺失、經驗不足、募資難等一系列問題困擾着這個行業,今年更是出現多個房地産基金提前清盤的事件,坊間對房地産基金的質疑也從未間斷,房地産基金行業正處於成長陣痛期。
調控政策不放鬆“利好”地産基金
在機遇、競爭與風險並存的大環境下,房地産基金該如何提高競爭力,為房企解決困難?隨着泛資産管理時代的來臨,房地産基金又如何與金融機構和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共繪財富管理新時代?
上周五,由全國工商聯房地産商會、全國房地産基金聯盟主辦,德信資本承辦的“新黃金十年——房地産基金、財富管理機構、房地産企業的戰略合作之道”論壇在深圳舉辦,全國主流的房地産基金、房地産企業以及銀行、券商、信託等金融機構對這一系列問題進行深度探討。
“史上最嚴”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已持續近3年,而在近期,國內地産行業出現回暖的跡象,再次牽動了各方神經。
“正因為過去幾年宏觀調控的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上房地産政策的&&,促使了幾年來在房地産基金行業的大規模快速發展。”全國工商聯房地産商會副會長錢建蓉&&,國外金融行業對房地産的支持是全方位的,拿地階段就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拿到銀行貸款,但過去幾年中國宏觀調控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拿地階段不允許有銀行介入,這使得房地産基金在過去兩三年當中獲得相當多的發展機會。
錢建蓉認為,短期內限購政策不會消失,銀行對於房地産的金融政策內也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房地産基金將面臨更多發展機會。據其分析,未來10年全國房地産的剛性需求量約為120億平方米,這個數字極其龐大,而房地産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大小企業都缺錢,所以房地産基金還會蓬勃發展。
招商銀行深圳分行行長楊建忠也看好該行業的發展。他&&,房地産基金做了商業銀行想做,但是又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因為國內商業銀行要服從國家的各項經濟、産業政策,地産基金的出現滿足了市場發展的需要,實現了多方共贏。
縱觀2013年整個經濟形勢,楊建忠認為,市場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持謹慎態度,因為宏觀調控政策要保持它的連續性和持續性,同時控制物價、房價上漲的壓力依然很大,所以降準、降息的可能性相對較小,這就給房地産基金以及房地産開發企業、財富管理機構三方的合作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房地産基金或成房地産融資主流
短短幾年,國內房地産基金已經發展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今年年初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人民幣房地産私募基金總規模已達千億。中國房地産投資基金聯盟發起人之一、德信資本董事長陳義楓分析,從2010年出現房地産基金以來,僅僅一年時間已經涌現數百家地産基金管理公司,而今年地産基金公司規模大都實現翻倍,除存量之外,今年又有大量的新進入者,所以行業規模至少翻倍,今年房地産基金的規模將超過2000億。
陳義楓認為,對房地産行業來説“黃金十年”已經過去,即使城市化的進程依舊,房地産行業中長期向好,但不會出現像過去十年那樣的爆發式增長。但對房地産基金來説,“黃金十年”來了。
“調控將會成為常態,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將一去不復返。”陳義楓認為,運用多元化的融資手段與創新資本運作模式將是必然趨勢,以房地産基金為代表的直接融資方式將會逐漸取代以銀行為代表的間接融資方式成為未來房地産融資的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産基金風光的背後,也面臨諸多挑戰。諾承投資管理合夥人王東亮認為,國內房地産基金還存在投資方式不夠多元、退出難、客戶快進快出心態突出等特點。此外,由於房地産基金市場發展的歷史較短,“魚龍混雜”的局面不可避免,高端客戶對房地産基金的認識不盡相同,對於房地産基金的評價標準也付之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