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銀信理財升溫 銀行曲線放貸
前11個月百款産品到期未實現預期收益
2012-12-07   作者:記者 蔡穎/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今年前11個月,到期未達到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産品已有100款左右,《經濟參考報》記者觀察到,到期出現虧損的大多與挂鉤股權、信貸資産、外匯等結構性産品有關。
  臨近年末,在資金回籠壓力下,銀信合作類的理財産品發行升溫,收益率高且投資周期縮短。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理財産品發行規模龐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銀行需要通過這類産品募集資金來繞道信貸規模。

  理財産品預期高收益不等於實際收益

  年末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走高,但實際上,預期高收益並不等於實際收益。在理財産品説明書中的收益率通常是指預期收益率或者最高預期收益率,這取決於其預測模型中的變量、測算數據來源以及計算方式,但對於挂鉤股票、基金、黃金價格等標的的結構性理財産品來説,“由於發行這類産品的銀行必須在風險控制和投資管理能力上達到相應的水平,一旦對標的金融工具市場的判斷失誤或時點選擇錯誤,就容易造成結構性産品到期不能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普益財富研究員吳濘江分析稱。
  根據理財産品研究機構的公開數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粗略統計,今年前11個月有約25000款理財産品到期,在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産品中,保守估計,有接近100款産品未能達到預期收益率,整體達標率在98%左右,其中僅11月份就有超過20款未達到預期收益率,有6款為南洋商業銀行發行的挂鉤於外匯匯率的結構性産品,2款為廣發銀行發售的挂鉤黃金價格的結構性産品。
  總體來看,今年前十個月,有超過60款結構性理財産品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挂鉤黃金價格和匯率的産品成為“高危”品種。從市場層面來看,普益財富理財産品分析師葉林峰同樣認為,“一方面部分發行銀行在産品設計中設定了難以達到的觸發條件,因而無法令産品獲得令投資者滿意的收益;另一方面,部分銀行的産品在産品設計中雖然積極跟隨市場行情變化進行預判,但是部分産品由於預判方向錯誤或者時點沒有‘踩好’使得産品收益率不甚理想。”
  除此之外,到期出現虧損的理財産品也在今年頻頻出現。同樣根據理財産品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去年到期的18742款銀行理財産品中,出現虧損的情況接近3%,出現虧損的大多是一些挂鉤基金、股票、股權、信貸資産等的結構性産品。業內專家認為,去年歐美債危機動蕩全球金融市場,新興國家也被高通脹困擾,經濟有所下滑等都加大了理財産品投資風險,不少挂鉤基金、股票的産品遭創,虧損較為嚴重。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股權投資類産品,通過銀行代銷在私人銀行業務渠道中銷售,一旦銀行對該類産品在設計上沒有採取結構化的方式防範風險,或風控能力不足,出現虧損的概率就較大。

  股權投資類理財産品暗地“入場”

  某銀行近期的理財産品兌付事件升級,而該産品就是股權投資類産品。據披露,該類産品有四期,投資50萬元起步,預期收益率達11%-13%,有70多位合同簽約人,規模合計約1.19億元。由於該産品的管理人為通商國銀資産管理公司,因此,這款産品就屬於典型的地下私募,不可能通過審核進入到正常的銀行銷售渠道的。
  然而,在投資渠道縮窄的客觀背景之下,不少機構開始打着“入夥股權投資計劃,享受超高回報率”的招牌,將股權投資産品暗地瞄向了普通投資者。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股權投資門檻高,股權投資一般投資的都是未上市企業,能不能成功有不確定性,不可能有“保本”之説,而且周期很長,流動性差,這類産品不應該向中小投資者開放,如果有銀行代售這類産品,一般也是通過私人銀行渠道,對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的高凈值客戶進行銷售。如果消費者遇到銀行公開宣傳、承諾固定收益或者“保本”以及起點過低的股權投資産品,那麼就屬於違規。
  某省銀監局內部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分析稱,“一方面,投資渠道收窄,高收益理財産品容易吸引客戶購買,另一方面,現在有不少銀行對理財産品的投資方向披露不透明,這就存在風險隱患。”
  還有分析認為,近兩年來,國內銀行支行層面屢屢曝出問題,其中的原因主觀上是由於銀行網點眾多,對於末端管理欠缺,而客觀上則是金融管制下,資金從銀行體系內的外溢。

  繞道信貸規模 年末銀信理財産品創新高

  低風險理財産品的較高收益與信貸資産入池有關。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稱,在利差保護之下,中國的大企業貸款具備非常好的風險收益配比。通過配置低風險信貸資産,銀行理財産品能夠提供低風險基礎上的較高收益。
  今年以來,理財産品發行規模已達到6萬億元。“實際上,現在銀行理財規模龐大,信託産品大量發行,地下金融猖獗,民間高利貸成風,這都與信貸規模管制有關,該規模放大的金融機構,信貸規模不大,該收緊的信貸規模的金融機構,沒收緊。因此,銀行通過理財産品,建立資金池,通過購買銀行間市場債券、投資信託受益權等形式,進行變相貸款,以彌補貸款規模不足。如今股權投資的理財産品也有了一定的市場。”上述銀監局人士進一步&&。
  據了解,有不少銀行在理財産品説明書中寫明,所募集資金將按比例投資於銀行間債券市場、企業債、公司債等領域,銀行再用募集而來的資金髮放貸款。
  此外,在將理財産品募集資金轉化為同業存款的同時,信託公司為銀行暗地發放貸款也提供了重要渠道。比如由貸款方委託放某信託公司成立一個信託計劃,再由銀行發行理財産品募集資金,通過該信託向貸款方發放信託貸款。因此,臨近年末,資金回籠的壓力使得銀信理財産品發行升溫。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銀信理財産品收益一直處於下行通道,但進入11月後,銀信理財産品的發行規模和投資收益則雙雙走高,其中11月最後一週,共有31家銀行和7家信託公司參與發行了289款銀信理財産品,創下今年以來單周銀信理財發行數量的新高。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規模遇限 銀信理財産品發行幾無空間 2011-12-22
銀信理財産品收益率或將下調 2011-12-13
銀信理財花樣百齣難抵發行量下降 2011-10-28
收益超存款 銀信理財産品受青睞 2011-06-02
存款逃離 銀信理財産品成受捧 2011-05-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