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國內首只場內T+0貨幣産品——匯添富收益快線貨幣市場基金(下稱“添富快線”)開始發行,11月末12月初,匯添富高管攜公司相關人員在各地路演該産品,對象主要為各地券商。
儘管匯添富方面並不希望該産品與券商的保證金産品産生正面交鋒,只希望做其補充。但是一些券商依然對基金公司發行的這類産品表現出抵制情緒。
“我們在觀望,因為這和我們自己的産品有衝突。”某大型券商資管人士稱,儘管他承認對投資者而言,保證金産品收益率不如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
在管理層對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紛紛放鬆管制的情況下,不同類型資管機構所謂的創新實際上是侵入到其他類型機構的傳統領域,之間衝突在所難免,貨幣基金和券商保證金産品的衝突不過是拉開了序幕。
爭奪保證金
匯添富方面希望,證券投資者可以將自己的保證金通過交易系統當日買入該基金,想投資時,立即贖回該基金,當日資金即可投入股市。而投資者的保證金便能夠獲取超過活期存款數倍的收益。
這個過程中,銀行可以獲得存款、證券公司能為其客戶提供保證金增值的服務、客戶則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
多家基金公司已上報類似産品,希望在保證金管理上分一杯羹。“這和券商正在推廣的保證金産品類似。”在聽過匯添富介紹後,一家券商營業部客戶經理稱。
2011年11月,信達證券資管部門推出一款産品:信達“現金寶”集合資産管理計劃。該産品能夠在不影響客戶正常的證券交易前提下,在每日交易結束後,將客戶賬戶中的閒置資金集中存放於銀行定期存款,使客戶閒置資金獲得較高收益。這類産品被稱為保證金産品。
2012年,華泰證券、國泰君安、銀河證券、海通證券、申銀萬國、中金公司、東方證券等大型券商均有保證金産品出爐或者申報。規模已經數百億元。
近日,華泰證券旗下保證金理財産品紫金天天發,已獲准將投資範圍擴大至逆回購、貨幣基金及固定收益類産品等。這一升級跟貨幣基金已經無異。
回過頭來看,證券公司保證金産品跟基金公司發行的可交易貨幣市場基金所要吸引的資金重合——證券市場上閒置的保證金資金,據測算,有7000億元(高峰值達到2萬億元)。
但兩類産品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券商保證金産品有一大優點,就是當客戶和證券公司簽署保證金管理的協議後,每天不用操作,客戶的保證金自動進入保證金産品池子。而貨幣基金,客戶還需要像交易股票那樣申贖,至少要點幾下鼠標。
但基金公司的産品有更多的優勢。
以添富快線為例,該産品門檻低,最低申購額度為1000元,而券商的保證金産品參與的額度最低為5萬元;從收益來看,添富快線的預期收益也更高。因為券商保證金産品的投資收益並不全分給客戶,當中一部分會被券商資管部門提走。
據一家券商資管人士介紹,該公司給客戶的收益的標準是活期利率加0.92%。當下券商保證金産品能夠獲得4%以上的利率,但活期利率為0.35%,這意味着,保證金客戶只能獲取1.27%的年化收益率,而券商可以獲得2.73%。
此外,券商保證金的客戶主要來自券商自己的營業部,而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則可面向所有券商的客戶以及非券商客戶。
即便基金公司的産品有巨大優勢,但對於已經發行保證金産品的券商而言,很不願意讓自己的營業部去推廣。
“這不是搶我們飯碗嗎?”有券商資管人士&&,該人士&&該公司會對基金公司發行的這類産品進行抵制,儘管基金公司甚至答應將管理費的80%給券商。
分業紅利消失
對於基金行業而言,添富快線是今年才誕生的創新産品;而保證金集合理財也是券商今年才發展起來的創新業務。兩類機構的創新産品卻走到了一起。
由於並不是所有的券商都發行了保證金産品,因此,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在許多中小型券商中仍然會被接納。但是隨着保證金産品的普及,基金公司類似産品在券商中推廣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券商掌握渠道優勢,如果不向投資者推薦,那麼基金公司的場內交易基金很難推廣下去。”有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稱。
“這在資管混業時代將會越來越常見。”上海某券商資管部門負責人稱。他認為,管理層對資管行業的放鬆管制,就是放開資管的界限,你進入是人家已經佔領的領域,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
但對投資者而言,資管機構間的爭鬥則是好事。
“爭鬥的結果是已形成的紅利消失。”前述上海某券商資管部門負責人稱。在他看來,雖然券商短期可以通過渠道優勢抵制貨幣基金的衝擊,但是,當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申贖貨幣基金比和券商簽署保證金託管協議更有好處時,就會選擇貨幣基金來管理自己的保證金。券商若還想管理這部分保證金就要給予貨幣基金能夠給予的。
事實上,今年以來,在資産管理的其他方面已經體現出這種趨勢。當券商介入通道業務後,通道業務費率大大降低,信託當年還能收3‰-5‰的通道業務費,但券商資管從事這塊業務之後,通道業務費降至1‰之下。近期,廣發證券發行的一款産品,竟然是零費率。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券商為擴大通道業務規模,而採取零費率制。”前述上海某券商資管負責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