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兩千點之後,上周大盤終於有效擊破了兩千點,雖指數跌幅不大,但個股普遍大跌,結構性調整明顯,創業板跌幅更為慘烈。雖當前管理層對於市場的呵護之意明確,但市場整體信心仍匱乏,市場處於下跌恐慌階段。上周五由於部分公募內部考核原因而出現反彈,但如果沒有外力作用,市場或缺乏持續反彈契機。
基本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12月召開,市場關注的2013年GDP增速目標或將設定為7.5%,這有利於維持政策的連續性,也有利於實現維持和推動就業的目標。發改委近期批准烏魯木齊城軌建設等投資總額逾750億元多個規劃,從預期上有助於企穩。不過,上一次較大規模的投資審批並未改變A股此後的下行趨勢,因此市場對之無反應。
目前解禁高峰與新股“堰塞湖”引發股市群體性恐慌,當然創業板的大小非解禁股拋售只是導火索,它直觀地反映出當前中國股市內部的頑疾,也就是産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博弈。股市政策對二級市場普通投資者利益的長期漠視、傷害,使資金紛紛逃離A股,並導致市場投融資功能雙失。目前A股持續疲弱根本上是供求問題,是融資者和投資者利益失衡的矛盾,當前市場內在下行的趨勢與監管層維穩向上意圖並不合拍。當然“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的心動”,是投資者追逐市場的心在風中翻滾,但如何增強市場信心並解決供求關係是監管層面對的問題。目前A股已處在外力的積累階段,但還沒有出現那個觸發運行軌跡改變的“超預期”事件。只有管理層&&解決市場供求失衡問題的實質性方案,股市才能擺脫目前頹勢,如通過中國版的“401k計劃”、真正壯大機構投資者等增加需求;通過將待發行的IPO企業放到新三板或地方股交中心去交易後逐步轉板,或學我國台灣實行擬上市公司強制登陸興櫃市場等減少供應。否則,僅靠不斷縮水的場內存量資金很難擺脫目前頹勢。
技術面,隨着2000-2145點箱體已向下破位,表明A股又下一台階。上周滬綜指最低探至1959點,在超額完成了2138高點、2123高點的小雙頭的量度跌幅1968點之後,股指正在醞釀反抽,但持續反彈的動力仍不足。而前高點2138、2145、2123點複合頭雛形已形成,下跌量度則為1853點。大盤已連續11個交易日,滬市成交低於400億元,短線弱市特徵明顯,市場人氣低迷。“地量之後見地價”,近期持續的地量能否形成地價,主要還是看是否有外力的作用。目前恐慌情緒蔓延的市場格局和持續向下破位的技術特徵與2002年四季度相類似,從這個角度來看,持續技術上超跌和弱勢反而可能在醞釀一次大的機會。
市場連創新低之後短期將維持觀望情緒,短期市場的持續弱勢對人氣的挫傷比較嚴重,弱勢中先保存實力(較低倉位)、同時做好功課(自下而上精選公司),等待市場回暖後再重拳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