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我們雖然不具備網絡的優勢,但我們具備國際性的特點,所以我們能夠很好的幫助這些希望走出去的企業在海外尋找更多的機會。”作為幾乎每個外資銀行都面臨的一個差異化競爭的話題,滙豐北京分行行長屈家智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給出了他的答案。 這是他今年7月上任滙豐北京分行行長以來首次正式接受媒體採訪。“我剛剛慶祝完自己在滙豐的20周年。”屈家智告訴記者。他在1992年從香港加入滙豐銀行,1997年進入滙豐的中國業務部,而在擔任北京分行行長之前,屈家智曾擔任滙豐大連分行和深圳分行的行長。 作為北京分行的行長,屈家智深諳北京“總部經濟”的特點。他直言,“北京的平台很大,央企、跨國企業等都紛紛把總部建在這裡,作為行長,我第一個想法就是把北京分行的業務做成火車頭。”他還説,北京分行一直是滙豐中國非常重要的分行,擁有包括1家分行和10家支行共11家網點,擁有500多名員工,他的另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把每個業務線條凝聚在一起。 若以總資産排名,滙豐在中國是最大的外資銀行。“雖然如此,但如果跟國內中農工建四大行相比,我們不具備網絡的優勢,那我們憑什麼去和央企打交道呢?”面對這個幾乎所有在華外資銀行都面臨的問題,屈家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們具備國際性的特點,所以我們能夠更好的幫助這些希望走出去的企業在海外尋找更多的機會。” 屈家智所説的“走出去”包括多個方面。他指出,“若這些企業想要將産品出口到海外,滙豐憑着自身過去在國際貿易領域服務147年的經驗能夠協助他們;若這些企業想在海外成立投融資平台,尤其是在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滙豐也能提供相應的服務。因為滙豐在香港是發鈔銀行,也是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我們能協助他們通過香港這個平台融資,包括發債、IPO或是進行貸款。” 屈家智還強調,滙豐對公業務的理念是“均衡發展”。“我們不僅是要做央企、國企,我們也做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如果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我們不希望投資組合太偏重某一方面。”他説。實際上,滙豐中國在2012年初專門推出“滙豐中小企業資産貸款”這一為中小企業量身訂制的營運資金融資方案。該産品可接受多種資産種類作為擔保,包括金融資産(如存款等)、備用信用證、銀行保函、商業類、住宅類不動産以及滙豐集團的內部承諾,為企業融資提供了靈活性。 對於做中小企業客戶,屈家智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説,其實所有企業都是從小做起的,所以我們希望在這些企業成長的時候就給他們支持。當然。在支持小微企業的同時,我們也要仔細評估風險,當然,我們評估它的風險不僅僅是看它有沒有抵押物,我們可能更會看它有沒有訂單、它的銷售收入是否可控。我們希望能更有針對性的去幫助這些企業。 而對於對公業務和零售業務的之間的關係,屈家智直言,從目前來看,確實滙豐盈利的主要來源是對公業務,零售銀行業務仍處於耕耘期,但是這一塊業務滙豐一直非常看重,未來滙豐將爭取在國內開設更多的網點。“對於零售業務,我們還是持一個長遠的態度。”他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