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贖回業務相繼上線分流儲蓄
貨基漸入佳境
2012-11-29   作者:丁寧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昨日,南方基金公司網站首頁“讓貨幣基金"活"起來”的標語格外醒目,該公司正式上線直銷網上交易客戶貨基實時贖回業務,也就是俗稱的貨幣基金T+0贖回業務。這也是繼匯添富之後又一家試水貨幣基金實施贖回的基金公司。
   貨幣基金贖回T+0業務持續推進。昨日,南方基金正式對電子直銷網上交易客戶開通貨幣基金實時贖回業務。這是繼匯添富之後又一家試水貨幣基金實施贖回的基金公司。另一家獲批業務資格的國泰基金也&&正在積極推進中。
  截至目前,年內貨基平均收益率在一年期定存之上。分析人士&&,贖回T+0業務的實現,使得貨基投資者可以在享受高於定存的收益率同時擁有媲美活期存款的流動性,這對於習慣持幣等待的儲戶來説具有較大吸引力,有望分流體量巨大的儲蓄資金。

  貨基贖回T+0時代

  昨日,南方基金公司網站首頁“讓貨幣基金"活"起來”的標語格外醒目,該公司正式上線直銷網上交易客戶貨基實時贖回業務,也就是俗稱的貨幣基金T+0贖回業務。這也是繼匯添富之後又一家試水貨幣基金實施贖回的基金公司。
  南方基金客服&&,投資者在業務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9點至17點),通過公司電子直銷平台申請將所持貨幣基金份額實時贖回,最快幾分鐘內就可實現資金到賬;而傳統代銷渠道贖回流程則普遍需要T+1或T+2的時間。
  相關公告中稱,目前南方基金已支持包括五大行在內的21家銀行卡實現實時贖回,單日單筆取現上線為5萬元。
  此前,證監會批准了匯添富、南方和國泰三家公司的網上直銷貨基T+0贖回方案。從目前情況看,相關業務正在持續推進。
  以首家上線的匯添富為例,業務試水階段只支持農行銀行卡,目前已擴容至13家銀行;單日及單筆取現上限也從最初的2萬元提升至10萬元。

  多家公司後續跟進

  需要指出的是,對比兩家已先行上線的貨基實時贖回業務,模式並不完全一致。
  匯添富採取銀行授信,因此需要一定手續費。記者致電客服獲悉,單筆低於2萬元的贖回業務收取2元手續費,單筆2萬以上10萬以下贖回業務手續費則為4元。南方則採取自有資金先行墊付,並不涉及手續費問題。由於模式有別於匯添富,因此南方上線時間稍有推遲。
  此外,匯添富目前已實現1周7天、1天24小時接受贖回申請,而南方試水階段則只在工作日區間開展實時贖回業務。
  另一家同批獲批業務的國泰基金表示,相關業務亦將選擇自有資金墊付的模式。“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沒有明確時間表”。
  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業內對貨幣基金贖回T+0業務的開展都抱有很大興趣。“我們公司電子商務部的同事四季度以來都在T+0這方面攻關。”滬上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總監&&:“目前還處在觀望期,雖然這個業務是好東西,但系統調試的順利程度、投資者的用戶體驗、渠道的配合熱情都有待觀察。不過從長遠來看,這塊蛋糕一定是基金想要爭取的,後續各家公司一定會積極跟進。”

  喚醒“沉睡的財富”

  上述總監口中的“蛋糕”,便是體量巨大的銀行儲蓄。
  分析人士&&,贖回T+0業務的實現,使得貨基投資者可以在享受高於定存的收益率同時擁有媲美活期存款的流動性,這對於習慣持幣等待的儲戶來説具有較大吸引力,有望分流體量巨大的儲蓄資金。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上周末,年內A類貨基的平均凈值增長率為3.55%,B類貨基漲幅則達到3.71%,高於目前3%的一年期定存利率。
  “貨基本身具有"儲蓄替代"的身份,但是由於投資者教育有待提高、銀行渠道處於攬儲利益的考慮在實時贖回業務方面設置技術性門檻,貨基目前在國內市場的體量並不大。”滬上某基金分析人士&&:“T+0的實現,使得貨基的流動性大為提高,在其收益率、流動性都不亞於活期存款的情況下,其投資吸引力有望逐步提升。”
  在其看來,借助創新,貨基儲蓄替代的角色已漸入佳境。統計顯示,目前國內有將近40萬億居民儲蓄存款。“即便分流比例不高,體量龐大的銀行儲蓄領域仍將為基金撬動規模提供巨大想象空間。”該人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我國儲蓄率高居世界第一 高儲蓄率抑制消費能力 2012-11-27
人均儲蓄過萬另一面 2012-11-22
中國居民儲蓄率有點高 2012-11-21
為儲蓄資金和資本市場“搭橋” 場內T+O“破冰” 2012-11-09
民生銀行信用卡客戶被開通儲蓄卡 2012-11-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