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淡季不淡 "反周期"特徵明顯
2012-11-21   作者: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一組成交數據讓人們對年末的樓市行情有了新認識。北京中原地産統計顯示,截至11月18日,11月全國54個主要城市新建住宅簽約套數達171735套,比10月同期上升45.5%,創近兩年來的月度同期成交紀錄。其中,北京、上海等熱點城市的簽約量均達到年內新高。在冬天的傳統銷售淡季,這種行情讓人頗為意外。
  淡季不淡,旺季不旺。自2008年以來的樓市成交中,不少熱點城市頻繁在年末出現翹尾行情,而“金九銀十”等傳統銷售旺季往往不如人意。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頻繁釋放的樓市調控信號影響了房地産市場內在的自然周期,導致市場表現出明顯的“反周期性”。
  業界預期,未來房地産市場將延續復蘇態勢,今年末的市場成交量可能繼續維持高位。業內人士呼籲,應盡快建立長效機制,維持房地産市場的穩定運行。

  年末頻現翹尾行情

  作為計劃在本月末開盤的北京“長楹天街”項目的銷售員,小李最近忙得不可開交。不少客戶都在詢問具體的開盤時間和價格,更有人擔心自己排不上號,請求將自己的房號向前排。無獨有偶,位於通州區的“金地格林”項目,原計劃今年年底開盤,但購房者已經排到1000多號,遠超過本期釋放的房源數量。
  在經過一個成色不足的“金九銀十”後,北京樓市在11月重新活躍起來。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截至18日,11月北京新房和二手房住宅合計簽約為16292套,創今年單月同期的新高,比去年同期上升129.2%。
  北京樓市上一輪的成交高點出現在今年7月和8月,當時分別成交住宅29089套和28811套,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值。這樣的成交量甚至接近“新國八條”&&前的市場交易水平。
  今年年末,北京樓市很可能迎來今年第二個成交高峰。中原地産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隨着市場供應上升以及業界對政策預期的見底回升,未來兩月北京樓市成交量將繼續向好。或許難以突破7、8月的成交量,但市場迎來“暖冬”已成定局。
  在近幾年來的北京樓市行情中,“暖冬”的説法頗為常見。歷史數據顯示,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北京樓市的成交高峰分別出現在11月、12月和1月,年末樓市迎來旺季已成慣例。唯一例外的2010年,北京樓市成交高點出現在4月。
  同樣的情況不僅在北京出現。根據中原地産的監測,近幾年來,多數熱點城市都在年末迎來成交高峰。這種市場表現與天氣寒冷帶來的“淡季”預期並不吻合。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我國房地産市場走勢受政策影響較大,而年末往往是重要的政策窗口期,購房者容易産生恐慌性購房心理,導致成交量增加。同時,一些房地産企業為衝擊年度銷售任務,也經常在年末擴大供應,並推出相應的優惠措施。

  “反周期”特徵明顯

  相比之下,一直被看作旺季的“金九銀十”,市場表現卻不如人意。以北京為例,位於今年兩個成交高峰期之間的9月和10月,成交住宅均不足24000套,雖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仍然是今年的相對低點。從2008年以來,北京樓市9月和10月的交易情況均不理想,“金九銀十”已嚴重褪色。這種情況在其他的熱點城市也普遍存在。
  “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成為近幾年來樓市成交的主要特徵。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近年來北京市場的月度成交情況發現,除“金九銀十”縮水外,作為傳統銷售淡季的夏季和冬季,市場往往出現熱銷,樓市成交規律已與人們的預期不一致。
  對於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陽光壹佰置業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衝向中國證券報記者&&,政策信號的頻繁釋放,打亂了房地産市場內在的自然銷售周期,導致市場出現“反周期性”。
  范小衝&&,二季度以來的市場回暖,主因在於信貸政策的微調導致購房成本下降,加之房企降價促銷所致。9、10月市場銷售低迷,則主要受企業取消價格優惠的影響,同時,在國務院督查組調研樓市後,市場對&&更嚴厲的調控政策存在預期。11月以來的市場回暖,則體現了業界對“政策見底”的判斷,加之個別高價地的出現,也帶來了高房價的預期。
  這清晰地反映了政策預期對房地産市場的影響。事實上,今年以來,有關房地産市場各項政策動態,如預售制調整、房産稅推進、二手房交易稅上調等信息,均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房地産市場和地産股的走勢。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在我國房地産政策體系尚未完善、市場發展有待成熟之時,這一局面還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在。

  呼籲建立長效機制

  對於未來的市場走勢,業界判斷頗為樂觀。范小衝認為,限購、限貸等政策手段短期內不會取消,因此,市場將會在此基礎上繼續復蘇。從長遠來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也將給市場走勢帶來長遠的利好消息。
  北京某上市房企負責人也&&,明年宏觀經濟復蘇的態勢未必如預期般樂觀,房地産業作為經濟增長點的價值將得以凸顯,加之購房者對資産避險的要求強烈,購房需求也隨之上升。因此其對未來的市場走勢總體樂觀。
  統計顯示,今年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價格平均上漲0.041%,比9月有所擴大。這也是自今年6月以來,該數據連續5個月保持上漲。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底部震蕩後,房地産市場將緩慢回升。
  即便在新一輪的市場周期中,房地産業將迎來諸多利好,但多數業內人士仍然呼籲盡快建立市場化的長效調控機制,擺脫房地産市場對政策的過度依賴。
  與市場化調控手段相比,行政手段的弊端顯而易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近幾個月來,全國房地産投資增速、商品房新開工面積、房地産企業購地面積連續出現負增長,這將可能影響到後市的供應。同時,對於政策信號的過於關注容易造成恐慌情緒蔓延。
  范小衝認為,應盡快&&長效機制,以差別化信貸、稅收等市場化政策,取代“限購令”等行政化政策,從而為房地産市場實現內在平衡。不少業內人士呼籲,房産稅試點應加快擴容,該稅種可在減少地方對土地收入過度依賴的同時,也對投機投資需求形成打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三亞樓市庫存20個月才能消化完 2012-11-21
盡快改善股市和樓市的供求關係 2012-11-20
樓市回暖放緩 成交連續三月回落 2012-11-19
樓市正呈現上升勢頭 專家稱房價必將反彈 2012-11-19
年底樓市或將現翹尾行情 2012-11-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