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稅差別徵收“雙刃劍”
A股上演2000點攻防戰
2012-11-21   作者:曉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對個人投資者紅利稅差別徵收,體現了管理層鼓勵投資者長線投資的意圖,但構成的短期利好有限,甚至對市場短期活躍度構成中性偏負面的影響。”對於即將從明年1月1日實施的股息紅利差異化徵收政策,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如是説。
    事實上,近一年來,無論是監管層輿論造勢“具有罕見投資價值”,積極引導QFII、RQFII入市,改革新股發行制度,還是降低交易成本以及降低長期持股的紅利利息稅等,可謂政策頻出、力度頗大。但從行情表現來看,市場並不領情,對股市政策的預期也“從滿懷期待到麻木”逐步走低。
    同樣,本週連續兩個交易日的走勢也表明,二級市場對這一政策利好也並不買賬。11月20日,繼前一交易日盤中跌破2000點大關之後,當天再度圍繞2000點上方窄幅整理。
    對此,廣州證券一位策略師無奈地對本報記者&&,常説“不破不立”。但A股當天連像樣的反彈都沒有,而且,甚至當天午後上證指數又出現了一波快速跳水的行情,再度逼近2000點大關。看來,投資者只能再做好“過冬”的準備了。
    20日截至終盤,上證指數勉強地收在了2000點上方,收報2008.92點,全天跌0.40%;深成指報8052.79點,跌0.10%。滬深兩市全天共成交670.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略有萎縮。

    難改股市運行趨勢

    同樣,廣發策略研究小組分析師林魯東也認為,從對資金面的影響看,紅利稅近年徵收總額在200億量級左右,紅利稅如減免後全部投入股市對資金面的影響也有限,差別化徵收的影響更小。
    “而且,據2005年6月紅利稅減半徵收的經驗顯示,市場對紅利稅政策的變化似乎並不敏感。”林魯東稱,“實際上,差別化徵收的改革低於我們的預期,我們認為,應該直接降低稅率甚至完全取消。”
    林魯東稱,目前,我國紅利稅徵收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重復徵稅、與當前股利分紅政策導向相悖、降低了A股投資價值及包括對送紅股徵稅的不合理性行為。
    此前,由於紅利稅徵收存在的問題,在2000年後全球稅制改革中,針對紅利稅制的改革成為焦點,如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均對紅利稅政策做出了調整。
    國信證券分析師黃學軍也&&,差別紅利稅中的減稅措施對股市有利,但是難改股市的運行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紅利稅的調整似乎已成為歷次救市的由頭,每到市場低迷時刻,市場對股息紅利稅減免的呼聲就越高,包括2005年跌至千點時,2008年股市狂跌時,以及今年的股市下跌。
    黃學軍的測算表明,股息紅利差異化徵收對一般散戶投資者影響中性,對部分機構投資者獲利影響大一些,尤其是保險機構。
    按照2011年全體A股上市公司分紅額為6 千億的規模計算,持股1年大概能減稅302億元。但是,如果所有持股在1個月內的,那麼稅負就要增加300億。
    “不考慮到區分換手率高和低的投資者以及分紅多和分紅少的公司不同換手率影響的話,若按過去一年A 股整體換手率為1.38倍照此計算的話,由此得出的影響是負面影響。”黃學軍稱。
    黃學軍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説,這也是鼓勵上市公司分紅。但一時還難改目前投資者的盈利模式。目前,股市上的投資者衝着分紅收益的投資者非常少,其入市的目的是賺錢,即賺股票買賣利差的錢。
    此外,從減稅力度而言,此次對個人投資者紅利稅差別徵收的政策力度也小於前次減稅的措施。上次減稅時間為2005年6月13日,紅利稅從20%減為10%的統一稅率。減稅當年,上證綜指當年從998點大幅反彈,並在其它利好措施配合下出現了一波迄今為止A股最大的牛市行情。
    而日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海洋更是直言,鋻於中國股市波動性大,如果以分紅和區區紅利稅減免稅作為投資依據的話,將會陷入得不償失的境地。另外,管理層想以此達到鼓勵長期投資和抑制短炒的良好願望可能也會落空。
    徐海洋&&,紅利減免稅收益率與市場波動即風險相比,明顯收益與風險不匹配。在2007年12月31日-2012年11月16日這近五年間,上證紅利指數、深證紅利指數和中證紅利指數月波動率有95%以上的概率都在1%以上,最高可達28.6%,而年波動率最低在4.29%,最高可達108.42%。
    截至目前,月紅利減免收益率0.063%與紅利指數月波動率1%相比,年紅利減免收益率0.351%與紅利指數年最低波動率4.29%相比,都顯得微不足道。

    2000點上演攻防戰

    在A股上演2000點攻防戰的背後,徐海洋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市場還將面臨創業板大規模解禁、IPO重新加速發行、政策面和經濟數據進入空窗期等多方面的壓力,料2000點的爭奪可能並不會持久。
    “當前,市場對中長期經濟轉型的悲觀情緒使得短周期經濟企穩並未能主導A股出現強力的反彈。”徐海洋稱。
    徐海洋認為,市場下跌背後的根本因素是市場已開始反映這樣一種預期,即短期內經濟數據的回暖並不能持續,在中長期“去産能”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更重要的是,這種悲觀情緒存在延後、削弱甚至抵消了經濟短周期復蘇對市場的正面作用。
    招商證券分析師陳文招也&&,隨着十八大的順利召開,前期支撐市場的維穩預期逐漸消散,市場供給壓力增加、宏觀基本面復蘇勢頭微弱和企業盈利能力遠未恢復等因素再度映入投資者的眼簾,與此同時,美國財政懸崖問題和歐洲緊縮也增加了市場的悲觀情緒,拖累市場表現。
    此外,張憶東還稱,考慮到歲末年初流動性風險特別是股市資金面壓力仍在陸續釋放中,短期市場仍將繼續摸底。
    “目前,市場的核心矛盾並非來自於經濟見不見底,而是股市資金供求關係。除了年末季節性資金緊張、衰退期企業應收帳款風險之外,股市本身的資金供求關係在年末的失衡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張憶東認為。
    同樣,前述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由於經濟的轉型將是長期的過程,而股市的再融資、IPO等抽血也虎視眈眈。在諸多因素的制約下,目前,A股市場並不存在發動系統性上漲的行情基礎,而結構性炒作將是未來一段時期的主基調。
    不過,廣州萬隆則認為,結合當前股指處於2000點整數關口附近震蕩這種情況分析,這一方面意味着目前投資者參與做多的意願極低,另一方面意味着割肉離場的籌碼也已經相對有限。
    因此,在這種糾結的震蕩行情之下,短期之內股指繼續維持低位弱勢整理走勢將是大概率事件。“近期,大盤圍繞2000點的爭奪戰仍將繼續。”
    對此,林魯東稱,在當前大盤再度逼近2000點的情況下,其投資建議是逐步買入。林魯東的理由在於,9月市場跌破2000點綜合反映經濟底部不明、十八大時間未定和中日關係緊張三重悲觀預期。但是,當前的宏觀環境明顯要好於9月。
    林魯東還&&,看長遠一些的話,溫和復蘇的格局將對市場有利。在其看來,2008年後中國宏觀資本回報率已經出現非常顯著的下降,繼續大規模投資只能導致更加嚴重的結構問題,雖然地方政府投資衝動有所上升,但V形反轉的可能性很小。
    “未來一年宏觀經濟需要在轉型和增長之間權衡,經濟溫和復蘇的可能性最大。此時,雖然市場需要結合經濟數據邊走邊看,但可能是慢牛行情。”林魯東預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差異化紅利稅無法催生牛市 2012-11-19
紅利稅利好有限 2000點再受考驗 2012-11-19
維穩A股 紅利稅力保2000點 2012-11-19
差別徵收紅利稅是積極一步 穩定股市必須多管齊下 2012-11-19
李大霄:紅利稅差異化有利於理性投資和長期持股 2012-11-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