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私銀定制"産品包"告別資金池
2012-11-13   作者:馬春園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冬日北京,鼓樓東大街邊一家只有門牌沒有招牌的會所,穿過樸素的黑色大門,進入古樸雅致的四合院落,一間裝飾風格中西合璧的大廳裏,不少人正端坐在蒲團上,觀看茶道琴藝表演。
  這是每傢俬人銀行都會定期為客戶奉送的一道菜。
  國學講座、經濟學論壇、藝術品鑒賞……內容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私銀建立起與客戶間的親密關係,再幫助客戶間建立關係。有了這種&&,就能做成更多事情,比如民生私銀的撮合業務,再如光大私銀的圈子營銷。
  在私人銀行眼中,客戶並不是孤立的個體,也不僅是一個圈子,更代表着其背後的家族企業,不僅有個人財富管理需求,更有家族企業的便利融資需求和財務顧問服務需求。
  在這個層面上,一些股份制私人銀行不約而同想到了“私銀投行化”,如光大銀行提出私銀的發展特點是“投行化、信託化、專業化”,民生私銀同樣執行着“以投行思路發展私銀”的路徑。

  私銀投行化大趨勢

  在光大銀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張旭陽的構想中,私銀一條腿走的是投行化的路徑。
  “商業銀行中的投行化模式,是基於銀行客戶經營理念模式,借助更多的投行工具,最後滿足客戶家族企業的便利融資需求和財務顧問服務。”他説。
  光大零售板塊,今年力推小微金融服務,這類客戶儘管貸款規模不大,但由於企業的經營規模及成長性良好,被納入未來私銀客戶的主要目標群體。光大私銀成立了“金陽光”俱樂部,進行“小微”圈子營銷。
  在集團的平台下,光大私銀可做的事很“雜”,比如光大證券為私銀客戶的企業發行中小企業債、定向票據等;金控公司給客戶做PE項目等;再如,為個人客戶提供股票質押貸款,額度5000萬到1個億的個人融資可以和家庭企業用款契合。
  民生、光大等私銀已開始同投行部門緊密結合,形成一種集私銀諮詢服務和投行産品於一體的財富管理模式。
  私銀部門可變成高凈值客戶獲取銀行全部資源的通道或門戶,比如從投行部門獲得私人股權投資産品,從資本市場部門獲得從大眾理財産品到高端、另類理財産品,從保險子公司獲得儲蓄和保障産品計劃。
  張旭陽説,這種內部的溝通機制,由分行的私銀中心發起,把客戶的需求提交到總行,銀行內部的公司條線和銀行外的集團條線定期溝通,商討解決客戶需求。
  私銀客戶特別是企業主通過出售實業或上市套現,會累積大量個人財富,通過投行部與正出售其企業或上市退出的企業主建立關係,投行部承銷了股票後,私銀部門也因此接觸到大量新客戶。

  每個産品包獨立核算

  投行化滿足的是個人客戶背後的企業需求,在張旭陽看來,滿足客戶的個人需求,要通過信託化實現。這方面需求,更多體現在財富保值增值和傳承上。
  目前,私銀還無法為客戶提供家庭信託來滿足財富傳承需求。除了家庭信託,一個顯著的例子是,私銀可為客戶找到一家值得信賴的信託公司,做一個單一資金信託,受益人是個人。
  “這種單一信託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獲得高收益,而是隔離風險、保護財産。” 張説
  大多數私人銀行既不是專業的産品生産者,也不是純粹的産品分銷者,而是二者的混合模式。因此,私銀需要為客戶資産配置方案的定制建立一個完善的平台。
  以光大的資産配置平台為例,集合了國債、儲蓄、銀行理財産品、基金、券商集合理財計劃、保險、信託、黃金、外匯九大類。
  客戶經理對客戶做風險評估後,依據資産配置平台,為客戶選擇投資品種並建立組合,此外定期評估業績績效,隨時調倉。
  不過,理財産品組合已無法滿足高凈值客戶的需求,光大私人銀行計劃明年開設理財專戶業務。每位客戶的資産配置不再只是一個財富顧問服務方案,客戶提出不同風險等級、不同投資類別的産品需求,理財經理作出一個指引並根據需求定製成一個具體的産品包。比如産品包中,客戶要求有多少比例的債券,債券中3A級別的又佔到多少,均可實現,且每個産品包都必須做到明細獨立核算,不再是資金池的集約化管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光大銀行上半年凈利逆勢增四成 2012-08-28
光大保德信傅德修將離職 2012-08-27
光大保德信行業輪動規模縮水九成重倉股全線下跌 2012-08-24
光大銀行發行20年行慶理財産品 2012-08-24
“金光大道”賺了人氣失了品位 2012-08-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