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國有大型銀行對貨幣基金的尾隨佣金要價提高,中小公司新發貨幣基金的尾隨佣金高達七成左右。對於基金管理費原本就不高的貨幣基金來説,銀行此舉將進一步擠壓基金公司的利潤空間。然而,由於在基金公司的年末管理規模的排名爭奪戰中的重要作用,各基金公司依然會選擇“迎難而上”。證監會網站顯示,9月份以來就有10隻貨基密集申報。
貨基尾隨佣金提至七成
“以前尾傭只有50%左右,現在要提高到70%,一下子就增加了四成。”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的營銷總監説。據該人士介紹,他們公司新發基金近八成依靠銀行渠道,為了確保基金成功發行,他們給銀行的尾隨佣金比較高,“正常情況下,新發基金的尾傭基本是七八成,部分發行不暢的産品甚至高達九成,重新打開申購後,尾隨佣金會降低一些,但是基本在六七成左右。”但是,貨幣基金尾隨佣金高達七成還是第一次遇到。因為貨基的管理費本來就低,按照規定,我國貨基的年管理費率為0.33%,託管費率為0.1%,而股票型基金的這兩項費率分別為1.5%和0.25%。如果銀行要去七成的管理費,基金公司剩下的將不足0.1%。據統計,在目前的貨幣基金中,大約半數的貨基管理規模在30億元以下。按照30億元的管理規模計算,則一年的管理費收入只有300萬元,除去發行營銷運營等費用,只有賠錢的份兒。
基金公司會“迎難而上”
每年年末的基金規模排名中,貨幣基金往往是主力軍。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50家基金公司發行85隻貨幣基金産品,管理規模為3593.74億元,較一季度末的2971.04億元增加兩成以上。
由於基礎市場環境不好,固定收益類産品優勢凸顯。統計數據也表明,貨幣基金在弱市行情下可以取得相對不錯的收益。業內人士分析,作為具有低風險、高流動屬性的優良現金管理工具,貨基是優良去處。
基金三季報顯示,三季度末,南方現金增利貨幣基金資産凈值超過430億元,期間實現利潤逾4.7億元。管理規模達390億元的博時現金收益貨幣基金,三季度實現利潤3.9億元。但是,在銀行提高尾隨佣金的情況下,這部分利潤也將被銀行拿走一部分,基金公司的利潤將再度承壓。
但是,基金公司為了增加管理規模,在銀行提高尾隨佣金情況下,也只能“迎難而上”。證監會網站顯示,從9月份至今,就有10家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産品遞交了申請材料,除了10月26日上報的工銀瑞信安心增利場內實時申贖基金暫未被受理外,其餘已全部被證監會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