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基金産品的發行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由於A股市場的持續下跌,偏股型基金髮行舉步維艱;而固定收益産品以及創新品種,則贏得了持續的熱銷。目前已經成立的固定收益類産品中,合計募集規模高達3200億份,佔今年新基金規模的近7成。
值得注意的是,臨近年底,基金公司正在火速布局純債基金。今年新成立的211隻新基金中,純債基金27隻,其中22隻純債産品均是在下半年成立。此外,目前正在發行的21隻基金中,純債基金佔據了半壁江山,多達11隻。
固定收益類基金佔比近7成 新募集規模近3200億份
同花順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目前已經成立的新基金數量已經高達211隻,相當於去年全年成立新基金總數目。此外,目前還有21隻産品正處於募集期。
而今年已經成立的産品中,新基金首發規模高達4720.53億份,其中固定收益類産品規模就有3195億份,佔比近7成。而今年下半年,基金公司更是火拼固定收益率産品。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新成立的固定收益類産品30隻,合計募集份額1440.22億份;但下半年以來,截至到目前,新成立的固定收益類産品就多大51隻,合計募集規模1754.84億份。尤其是9月和10月,基金公司基本上是暫停了偏股型基金的發行,這兩個月僅有7隻偏股型基金成立,但成立的固定收益率産品則多達27隻。目前處於募集期的21隻新基金中,固定收益率産品則有17隻。
債券投資迎來美好時光
面對固定收益類産品的火熱發行,華泰柏瑞固定收益部總監董元星&&,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長期趨勢讓債券投資迎來了美好時光。
“我個人對經濟形勢一直不太樂觀,
從今年年初時我對經濟形勢判斷就比較悲觀,現在來看,經濟增長一直在放緩。”董元星分析道,“目前CPI還在進一步走低,加之今年資金面相對寬鬆,對債市走牛形成了良好支撐。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放緩是肯定的,不會再以之前每年10%的速度增長。當然,也不會出現斷崖式的經濟大幅的回落,造成實際上的違約風險。而這,恰好是投資債券比較好的時候。”
對於今年三季度債市出現的持續調整,董元星&&,上半年債市漲得很猛,三季度的調整是必然的。“債券市場從來沒有一漲漲一年的情形。目前來看,債券市場的機會大於風險。
董元星進一步&&,四季度流動性明顯改善的預期有望帶來投資機會。“確定性的流動性改善可能來自兩個方面:四季度將有2800億央票到期;11、12月份超萬億的財政存款投放;從目前情況看四季度外匯佔款的凈減少的狀態可能好轉。對於利率債品種來説,目前的收益率已經是年內高位,上行風險不大,隨着通脹持續下行,後期的收益率水平應該有降低的空間;如果流動性明確好轉,回購利率能在3.0%水平穩定下來,利率品種可能成為四季度較好的大類選擇。從信用債品種看,三季度高評級品種回調超過中低評級表明信用風險並不被市場擔心;與歷史水平比較,票面已有較高吸引力;從供給量看,信用債的供應量會對收益率的下降有一定影響。”
基金公司年底火速布局純債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正在發行的新産品中,純債基金佔據了半壁江山,即21隻處於募集期的産品,有11隻為純債基金。而根據《投資快報》記者粗略計算,今年以來新成立的211隻新基金中,純債基金只有27隻,其中22隻純債基金均是成立於今年下半年。
顯然,臨近年尾,基金公司發行純債基金的力度明顯加大。不過,以純債市場投資為訴求點的債券産品發行也冷熱不均。來自華泰柏瑞基金公司的消息顯示,華泰柏瑞穩健收益債券基金募集第一週規模就已超過了10億元。不過也有一些純債産品,發行情況並不樂觀。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監管部門加強債券基金風險監管後,這類基金日漸回歸其産品本性,可控的市場風險加上可預期收益,成為當下市場各家基金公司布局的主要原因。“純債産品年化收益一般都可達5%,這也是其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基金公司想要在年內實現規模增長,自然就要借助這樣的低風險産品。”該分析人士稱。
就比如這次華泰柏瑞穩健收益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便是是“一年定存+1%”;而昨日開始發行的博時安心收益業績基準則是“一年定存 150%”。擬任基金經理陳凱楊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目前來看,整個宏觀經濟形勢變化不是太大,仍在低位徘徊,在通脹不是太高的背景下,債券市場的調整帶來明顯的價值提升。因為債券和股票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相對於股票,債券的價值一部分是票息收益,一部分是資本收益,而票息收益佔很大的比重,一旦收益率大幅調整,其投資價值就會提升較快。不過和董元星不同的是,陳凱楊更看好信用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