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行人士稱,各機構的意向認購已能覆蓋旭輝的預定募資額
剛剛進入11月,內地房企就掀起了在港融資的高潮。繼11月1日SOHO中國宣布發行兩筆總額10億美元優先票據後,旭輝地産的赴港IPO也進入到最後階段。11月4日,旭輝地産宣布將其發行價初步定在每股1.33港幣至1.65港幣的區間內。而募資總規模也被確定在2.2億美元至2.7億美元之間。不過有投行人士稱在正式募資之前,這個價格還有變動的可能。
記者從一位接近旭輝地産的投行人士處獲悉,目前旭輝地産擬發行股份中的國際配售部份已近認購滿。而如果按照最低定價計算,目前各機構的意向投資已能覆蓋旭輝的預定募資總額。
這一定價意味着,假如以2012年的業績加以衡量,旭輝地産的IPO發行價的市盈率僅在3.5至4.3倍的區間之內。即便以2013年的業績衡量,市盈率也不過位於4.2至5.2倍區間。
“以NAV折讓計算,目前旭輝的定價相當於100塊錢的東西當30多塊錢賣,這是在路演前能夠吸引大量機構認購的主要原因。”上述人士如此稱。
根據相關統計,當前港市中已上市房企按當前股價計算,市盈率在7倍左右。而且自2008年之後,內地房企赴港上市的發行價平均市盈率僅為5.8倍,多數偏低,恒大等企業上市的市盈率亦低於5倍。
旭輝的發行定價儘管較其估值而言偏低,但與目前資本市場定價基本市盈率相符合。
業內人士分析,2008年之後受金融風暴影響,香港金融市場整體投資不景氣之外,多數企業股價從市盈率角度來看都偏低,而內房股受內地樓市調控頻繁影響,整體市場表現也不佳。
蘭德諮詢總經理宋延慶曾對媒體&&,過去幾年在香港上市的多家地産公司有六成未能在上市後實現當初的既定目標,其中有三成開發商發債後陷入財務困境。不過更多的數據表明,這不僅是目前內房股面臨的基本面,這也是整個香港資本市場近幾年的整體表現。
從記者獲得的一份投行報告來看,旭輝地産在2009-2012財政年度的合約銷售額年複合增長率為37%,股本回報率則高於內地多數房企約19-25%的規模。此外,花旗銀行給出預測旭輝地産在2011-2014財政年度的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62%。上述投行人士也&&,旭輝地産未與投資機構簽署對賭協議,一直保持資金鏈的穩定,上市並非迫於資金壓力,而是企業出於自身發展戰略的考慮。
從宏觀形勢來看,歐美主要國家的貨幣寬鬆政策將持續,而亞洲市場已逐漸成為全球資本投資的熱點。據摩根斯丹利的報告,目前約有1.5萬億美金的熱錢計劃通過香港等城市的資本市場進入亞洲。報告認為,這意味着亞洲,尤其是香港等地的資本市場將出現一個融資的窗口期。近一週內,龍湖、中海等內房古都出現超過15%的上漲,預示着資本市場出現利好。
而對於旭輝等計劃上市企業而言,此時上市可能不會獲得較高定價,但卻可以為房企打開一個難得的融資渠道。在內地市場,樓市成交量在近幾個月出現持續復蘇的現象。而在短期內限購政策不會放鬆的背景之下,可以獲得境外融資的內房企業無疑將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