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理財周刊》報道
在國際上,基金定投是許多人的首選投資策略,因為通過定投,可以攤低成本,避免了因擇時不準而帶來的損失。然而,這一策略,似乎在我國並不太行得通。近幾年,參與基金定投的人越來越多,可賺到錢的人並不多。 根據好買基金網的統計,截至今年10月12日,一年定投收益率超過4%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只有15隻,能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只有69隻,佔比還不到15%;兩年定投收益率為正數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總共只有16隻,佔比為4%,收益率最高的也只有6.98%,年化收益率只有3.5%左右,還不一定有銀行理財産品收益高。 通常,理財師會説,定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短期的損失可以不考慮。那麼,中國的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看一下5年的情況,根據統計,國內5年定投不虧損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一共有40隻,佔比為18%,雖然比一年、兩年的情況稍好一些,但依然是虧損的基金佔絕大多數。從收益率的情況看,5年定投收益率最高的也只有28.17%,平均的年收益率還不到6%。 從統計的結果看,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基金定投在國內的效果並不理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恐怕和我國股市牛短熊長的情況有關。 從中國的情況看,只要牛市不出現,無論你是採取定投的方式,還是一次性投入的方式,都很難從股市裏賺錢,最好的投資方式當然是等待牛市來臨後,一次性投入,可以獲得最大的收益。在此之前,盡量以保存資金實力為主。 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內的經濟仍處於轉型期,新的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形成,加上股市的制度建設還不完善,投資者的信心還沒有完全恢復,因此,股市還不具備全面走牛的基礎。對於已經實施的定投計劃怎麼辦?專家認為,最好還是能堅持下去,畢竟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到牛市什麼時候開始,不妨乘現在指數還不是很高,增加一些投入。切記,定投一定要在牛市中結束,並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贖回定投的基金,將獲利放到口袋裏。否則,又要白忙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