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産品收益率遭遇"冰火兩重天"
挂鉤黃金成重災區
2012-10-23   作者:曹蓓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理財了,財也不一定理你,關鍵還要看你買的是哪家銀行哪個類型的産品。前三季度,理財産品收益率可謂“冰火兩重天”:有産品收益率超預期最高收益率23%,也有産品收益率未能達標。從截至目前的數據看,經驗老道的外資行在結構性産品中表現更為出色。
   
    5款理財産品實際收益高於預期最高收益 渣打恒生包攬

  渣打&&:“超高”收益全部歸客戶

  即便在理財産品收益率一路走低的大趨勢下,仍然不乏實際收益率超預期的理財産品問世。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前3季度共1279款結構性産品到期,852款産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其中,5款産品到期收益率高於最高預期收益率,分別被渣打銀行和恒生銀行所包攬。
  超出最高預期收益率的實際收益究竟該歸誰,是投資者還是銀行?不同的銀行在産品説明書中設定了不同的答案,而歸屬銀行似乎成為國內銀行最主流的選擇。
  《證券日報》記者就渣打銀行的一款實際收益率高出預期最高收益率12%的産品聯絡渣打銀行,尋求收益率歸屬的答案。渣打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記者&&,渣打銀行這款産品到期收益確實高於預期收益,根據合約,收益全部都歸於客戶獲得。
  “一般我們的理財産品不會出現超出最高預期收益率的情況,對於部分挂鉤型産品來説,高出預期收益率的是歸投資者所有的。”一位股份制銀行的理財顧問告訴記者。

  結構性理財産品捲土重來

  三季度的銀行理財市場仍然沒有走出低迷,理財産品收益率仍然在“4”時代徘徊。但是結構性理財産品卻似乎在9月份異軍突起,不斷亮出的節節高升的預期收益率,吸引了眾多目光。
  銀率網數據顯示,東亞銀行發行的一款名為“2012年東亞“本利添收”保本投資産品系列5(人民幣)IXA0004734R”的産品,預期收益率上不封頂,而星展銀行發行的3款結構性産品,收益率均在10%以上。2012年“股得利”系列1204期12個月證券挂鉤人民幣結構投資産品(EZFY),預期最高收益率32%。2012年“商品通”系列1201期12個月商品挂鉤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産品(CZAA)為28%,2012年“股得利”系列1208期12個月證券挂鉤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産品(EZGC),為22%。

  渣打及恒生5款産品超預期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超過最高預期收益率的五款産品包括:渣打銀行代客境外理財QDSN11060I、恒生銀行恒匯盈系列保本投資産品(UHIR58)、外匯挂鉤保本投資産品(UHIU94)、恒匯盈系列保本投資産品(UHIR11)、外匯挂鉤保本投資産品(UHIH94)。其中,渣打銀行的兩款産品到期收益率都達到了27%,到期收益率與預期最高收益率之差分別為23.4%和12%。
  普益標準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2012年第3季度)稱,受累於世界經濟的持續低迷,歐美央行實施了開放式的寬鬆貨幣政策,3季度國內央行在下調了一次利率後也開始實施謹慎寬鬆的貨幣政策,國內市場利率水平保持在相對低位,中資銀行理財産品的主要投資標的市場收益下滑,進而中資銀行發行理財産品的收益也普遍下滑。此時,外資銀行反而受益於不同於中資銀行的理財資金運作方式,包括恒生銀行、渣打銀行、滙豐銀行和東亞銀行在內的外資銀行,發行的挂鉤股票、指數型基金或匯率的部分結構性産品在3季度錄得了遠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到期收益。
  但是即便是超出預期,除了渣打銀行挂鉤股票的一款産品最終實現了27%的到期收益率以外,其他四款産品的實際到期收益率也僅僅分別為5.4%、3.8%、5.3%、3.3%,比同期其他類型的理財産品,並沒有表現出較明顯的收益優勢。

  高出預期收益歸客戶

  據了解,許多銀行的多款理財産品的説明書中,都有類似“超過預期年化投資收益率的收益作為理財計劃管理人的浮動投資管理費”、“超出部分的收益將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的字樣。
  對此,業內人士解釋稱,各家銀行在設計每一款理財産品時,都會先考慮到投資期限內的各種綜合因素,預算出這款産品到期後所能達到的最高收益率,留下部分收益率作為銀行的相關費用後,為投資者設定一個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作為購買的參考值。
  “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顧問告訴記者,“我們以前從未出現這種情況,但是一些挂鉤黃金或外匯的結構性理財産品,如果確實有高於預期最高收益的情況,我們也會歸客戶所有。”該理財顧問&&。“這在産品的合同中是明確標明的。”
  渣打銀行相關負責人&&,渣打銀行這款産品到期收益高於預期收益,根據合約,收益全部都歸入客戶獲得。

  挂鉤黃金理財産品成未實現預期收益“重災區”

  Wind資訊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22款挂鉤黃金的結構性産品發行,涉及12家中外資銀行,發行量最大的4家分別是工行、中行、滙豐和招行。
    前三季度實現約12%的漲幅——國際金價的多級跳催熱了挂鉤黃金的銀行理財市場,此類産品也開始扎堆發行。Wind資訊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22款挂鉤黃金的結構性産品發行,涉及12家中外資銀行。發行量最大的4家分別是工行、中行、滙豐和招行。另據統計,從今年8月份到10月初,銀行發行的挂鉤黃金的理財産品已達13款。
  但是關注的熱情似乎並沒有轉化成金燦燦的回報,普益財富數據顯示852款公布到期收益率的産品中,54款産品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中資行中的廣發銀行和中國銀行成了重災區。“從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結構性産品的挂鉤標的來看,挂鉤黃金價格和匯率的産品是這類産品中的‘高危’産品。”普益財富研究員吳濘江分析稱。
  但是挂鉤匯率和黃金的産品中也不乏表現亮眼的産品,吳濘江&&,“從挂鉤匯率和黃金錶現較好(年化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結構性理財産品來看,基本上都是外資銀行發行的挂鉤匯率的結構性産品,挂鉤黃金的産品僅有中國銀行的一款産品表現較好。之所以外資銀行發行的挂鉤匯率的結構性産品變現較好,與外資銀行對外匯市場的熟悉不無關係,在外匯市場的投資操作本來就是外資銀行的強項。”

  挂鉤性産品的苦與甜

  此前,外資行的理財産品巨虧的消息不斷見諸報端,多家銀行遭投資者投訴,其中多為結構性理財産品。隨後,在各投資標的産品發行量多數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挂鉤大宗商品類産品下降尤為明顯。
  據普益財富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年初到7月25日,國內各大商業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産品總數為966款,從不同挂鉤標的的結構性産品收益率來看,除了挂鉤價格的結構性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經歷了先跌後反彈的走勢外,挂鉤其餘標的的結構性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均呈現震蕩走低的態勢。挂鉤股票的産品由於其風險較高,因而預期收益率超過其他産品,但依然在2月份以後從18%左右的高點下滑至6月份8%附近。其餘挂鉤匯率、利率標的的結構性産品預期收益分別從5.5%和6%上方下滑至4.75%附近。
  儘管風險顯而易見,此前因為購買理財産品而遭受鉅額虧損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此類産品的高收益和目前銀行理財産品持續低迷的收益率,還是讓不少投資者心動。一些超過10%的預期收益率的産品,對於投資者確實是一種誘惑。
  “這段時間不斷有客戶向我諮詢有關挂鉤黃金類的産品或者匯率類産品,很多是一般的工薪階層。”一位股份銀行的理財客戶經理告訴記者。“除非對金融市場比較熟悉,而且風險意識和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否則,不建議購買這種挂鉤型理財産品。”
  “很多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很高,但是最後一部分産品都沒有達到預期收益率,結構性理財産品大多與匯率波動、股票走勢或大宗商品價格挂鉤,儘管有的銀行對這些標的判斷很專業,但是市場波動往往有時候會出人意料。”一位理財分析師&&。

  中資行成結構性産品重災區

  根據普益財富的數據,廣發銀行、中國銀行在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的産品中佔比較大,分別為11款和28款,此外光大銀行4款,渤海銀行和招商銀行各1款。外資行佔6個席位,恒生銀行5款,渣打銀行1款。
  這種現象並不是三季度的偶然。根據統計,上半年共有517款結構性理財産品到期,這些産品有9.86%出現零收益或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在上半年零收益或未達預期最高收益名單中,外資行共有13款,佔比25.49%;中資行共有38款,佔比高達74.51%。

  外資銀行表現仍然搶眼

  “從挂鉤匯率和黃金錶現較好(年化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結構性理財産品來看,基本上都是外資銀行發行的挂鉤匯率的結構性産品,挂鉤黃金的産品僅有中國銀行的一款産品表現較好。之所以外資銀行發行的挂鉤匯率的機構性産品變現較好,與外資銀行對外匯市場的熟悉不無關係,在外匯市場的投資操作本來就是外資銀行的強項。”吳濘江説。
  在挂鉤匯率和黃金的結構性産品中,也有部分産品年化收益率達到了6%以上。絕大多數為恒生銀行、南洋銀行的産品,中資行中,中行、農行、廣發也位列其中。
  在去年的外資行理財巨虧風波中,飽受詬病的外資行理財産品大部分是結構性理財産品,“這些産品發行的時間大部分是在2007年,屬於發行期限比較長的産品。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另一方面挂鉤海外基金,設計比較複雜,因此會出現很多虧損的情況。但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很多外資行的理財産品已經有很大的改善,相比原來更加合理和本土化。”業內人士分析,“在海外投資的經驗方面,外資行的優勢還是相對明顯的。”
  一位中資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稱,中資行發展結構性産品,還應在打造結構化設計及金融工程團隊,提高結構化理財的拆分平盤和産品設計能力,IT系統建設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下功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10月銀行理財品預期收益率“短”降“長”升 2012-10-23
9月QFII基金收益率達3.25%表現優於股基 2012-10-19
銀行攬儲 競相抬高理財品收益率 2012-10-18
資金緊張推高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 2012-10-17
攬儲大戰"開火" 銀行理財品收益率悄然上調 2012-10-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