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間價連續第五個交易日走強,人民幣收盤價昨天(10月17日)收創匯改以來新高6.2545,盤中最高價報6.2525,是1994年1月1日匯率並軌以來新高。
央行昨天把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定在6.3028,創近四個月新高,前次高點是今年6月20的6.3004,年內中間價最高是5月2日創的6.2670。
市場交投看,由於購匯盤偏少,昨天開盤後人民幣即升破6.26關口,令盤中價和收盤價均刷新年內新高。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美國QE3推出後資金開始流向新興市場,中國經濟可能好於預期,為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強提供了支撐。
恒生銀行一位外匯交易員指出,“央行的定價耐人尋味,人民幣近期強勁走升,雖然央行順勢把中間價定得高,但並未突破年內高點,説明央行不希望讓市場形成人民幣升值預期,給出口企業壓力,決策層仍希望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自7月25日觸及年內低點6.3967元以來,人民幣迄今已經上漲2.3%。央行研究所所長金中夏認為,人民幣近日升值是貿易、資本流動等方面的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原因較複雜。不過,人民幣的連續升值並未偏離出均衡水平,不意味匯率有失穩定。
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10月16日抵京開始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美國當地時間16日晚間(北京時間17日上午)第二輪辯論中,雙方再次交鋒中國議題。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此前公開&&,當選後將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近日宣布,下半年的匯率政策報告將推遲到11月4日和5日在墨西哥城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會議之後。外界普遍預測這份匯率報告將會被推遲到11月6日美國總統大選後發布。
“距離11月投票還有三周,隨着大選日臨近,中國希望給匯率問題降溫,減少外部壓力。大選結束後,預計人民幣升值會暫告段落。”興業銀行一位外匯交易員指出。
10月18日中國將公布第三季度經濟增長數據,市場預計三季度GDP增速將放緩至7.4%,為三年來最低。
“美國、歐洲和日本都已經在釋放流動性,中國考慮到通脹因素,並未宣布大規模刺激計劃,令人民幣相對走強。但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央行很可能被迫推出更多刺激政策,緩解出口企業的壓力。”
昨天北京時間16點45分,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上漲0.15%至6.2515元。12個月期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報6.3520元,較國內即期匯率貼水1.6%。
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數據稱,2012年9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07.57,較8月環比續跌0.68%,為2011年11月來最低。8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為104.99,環比下降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