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周三繼續走高。10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五連陽”,報6.3028,較前一交易日繼續上漲78個基點,再創今年6月20日以來的新高。同時,即期市場交易價格也連續第二天創下新高。
對此,野村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連線採訪時&&,除了海外美國大選因素外,美國QE3推出後資金開始流向新興市場,中國經濟可能好於預期,均為人民幣匯率四季度走強提供了支撐。
“最近中國經濟趨好,資本回流,這個先行指標一般領先於經濟周期。”張智威回答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時指出,短期人民幣走強和中國經濟基本面好轉有關。此外,國內經濟好轉和房地産近期轉暖,也將産生資本回流,推升人民幣走高。
投資者對西班牙將於近期提出救助申請的預期繼續增強,同時,穆迪維持西班牙主權評級不變,緩解了市場有關降級的憂慮。市場風險情緒迅速升溫,隔夜美元承壓走低。
受此影響,周三,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漲至“6.30”關口,至此,已基本收回了今年來的大部分跌幅,與去年年底的匯率水平相當。
儘管人民幣匯率在今年並未大幅上漲,但張智威指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2005
年年中以來一直是升值,但生産率增長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推動,這將削弱出口競爭力的同時,提升對外國商品的進口購買力。
對於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張智威&&,受益於經濟基本面的轉好,人民幣匯率四季度或會趨於強勢。他同時指出,現在政府推出的基建項目或在四季度開工,這都將對明年上半年經濟産生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