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一年期銀行存款基準利率只有3%。而在最近的一次轟動全國的股市投資大賽上,50名選手僅有16名獲得正收益,其餘收益率均為零或負數。在這個前提下,13.8%的年收益率是否有吸引力?
星展銀行旗下的“股得利”系列1254期結構理財産品,挂鉤標的為中國移動H股普通股,其預期收益率就高達上述比率。事實上,由於香港、美國等地股市不斷上漲,許多挂鉤港股或美股的銀行理財産品均獲得了較好的收益。
挂鉤産品最高收益13.8%
由於國內銀行不能做境外投資,挂鉤港股或美股的産品主要由在華外資行,如滙豐、渣打、星展、東亞等發行;其中挂鉤港股的標的多為在港上市的內企。這類挂鉤境外股市的産品期限多為一年及以上,可分為保本和部分保本兩大類,其中“保本”都是在産品到期後才能實現,投資者提前贖回的不能保本。
據理財周報記者了解,目前星展銀行有一款“股得利”系列1254期,挂鉤標的為中國移動H股普通股,預期最高收益可達13.8%。該産品以中移動股價的120%為障礙線,只要超出120%,就鎖定5.5%的收益;低於此線,則以最後一日的股價為準,在100%到120%之間最高可獲得13.8%的收益,一般有8%至10%的收益;低於股價的100%則收益為0。星展銀行還有一款挂鉤美股、期限為1個月的特殊産品,獲得的回報可以是本金加7%的收益;或者本金加7%的票據,該類票據相當於分紅,可享受除股東權利外的其他權利。
此外,東亞銀行的牛熊雙盈系列産品也值得關注。該産品挂鉤盈富基金、恒生H股指數上市基金、iShares
MSCI台灣指數基金、iShares
MSCI新興市場指數基金,在初始價格的85%到100%之間時可獲得6%的累計收益;若超過初始價格的105%還有4%的紅利收益,也即最高可獲得10%的收益。如果是東亞銀行的VIP客戶,則可獲得最高11%的收益。
滙豐銀行目前也有兩款結構性産品。一款名為匯享天下,挂鉤三隻消費品行業股票普拉達、新秀麗及金鷹商貿集團,期限1年,最好可獲得100%本金及預定年化8.0004%的回報;最低回報為90%本金。另一款名為匯萃亞洲的産品是保本浮動收益類産品,與起亞汽車、現代汽車及長城汽車的股票挂鉤,期限2年,可獲得年化5.2008%的累計回報。這款産品的最大特點是自2013年1月15日起,銀行提供每月一次提前贖回的機會,以滿足客戶資金流動性的需求。
保本投資産品潛在回報10%
事實上,其他外資行也發行了類似産品,譬如渣打銀行就推出了挂鉤中移動H股的100%保本産品以及挂鉤聯想和騰訊H股的90%保本産品。恒生銀行也推出了名為步步穩系列部分保本投資産品,潛在回報率為10%。
不過,也有少數外資行沒有發行此類理財産品,例如大新銀行等等。
對於這類挂鉤港股或美股的高收益産品,有中資銀行的理財産品部人士認為風險太大,收益難以確定。
最近,理財周報記者走訪了大量銀行網點。發現,很多銀行在賣理財産品時都會強調自己的産品預期收益可以實現,沒有發生過風險。記者還翻閱了銀行的在售理財産品清單,上面一般只有産品名稱、期限、預期收益及起點金額等簡單説明,部分産品連具體名稱也沒有;一些銀行的在售理財産品甚至沒有清單,只是寫在宣傳題板上,招行的宣傳題板上甚至寫着“不準拍照”;而深發展的理財産品説明書看過後要回收。
“其實,銀行的理財産品不一定是銀行自己開發的,銀行也許只是包銷,然後再打上自己的牌子。並且收益率都是年化收益率,投資者實際獲得的收益很低。”某著名理財機構的資深理財師告訴記者。不僅如此,銀行甚至還會“劫貧濟富”。出於對高凈值(個人資産大於2000萬元)人群的偏好,銀行除了與其簽訂合同書外,還簽訂保證書,保證這類人群的投資不受損失。據了解,銀行保證高凈值客戶收益的方法是通過統一賬戶調劑等手段,將投資損失全部轉移到中小投資者身上。在“天災”、“人禍”的影響下,銀行理財産品正面臨着不可預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