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股銀行理財重現 20%收益誘人
2012-10-08   作者:袁盼鋒  來源:理財周報
 
【字號

  9月24日,上證綜指最低跌至2005點,創下近2年低位。不過,在市場一片風聲鶴唳中,打新股産品卻悄然重現。
  本月初,光大銀行就發行了一款“陽光新股通”的打新股理財産品,這是打新股産品自2009年消失後的再度出現。雖然發行並不順利,10億元規模的上限截至9月17日還沒有完成,但是光大銀行還是堅持將募集期由9月17日延長至9月24日。
  而就在光大銀行發行打新股理財産品的9月3日,工商銀行公告稱將微調一款已經完成募集的理財産品的投資方向,新增證券公司集合或定向資産管理計劃等多項標的。
  “今年初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確讓不少投資者看到了其中的投資機會。光大銀行的介入,可能是對未來預期看好,雖然所發行的打新股産品的風險較大,但表現出了一種對打新股理財市場的試探。”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文國慶認為。
  “目前市場還處於下跌趨勢中,此時以打新股為標的的銀行理財很可能面臨非常低的收益,但虧損的概率並不大。”文國慶説。

  兩家銀行推打新股産品

  這款名為“陽光新股通”的打新股理財産品,發行首日就在市場上引起關注。
  據發行公告稱,該産品主投新股申購(包括首發和增發)和新券申購(包括可轉換債券和可交換債券等),將通過證券公司專注網下打新通道,為普通投資者提供豐厚的“新股制度紅利”。而這一新股制度即是今年4月底由證監會發行的《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這次的新股制度,取消了網下配售股份3個月的鎖定期,使得網下打新通道更加通暢。同時證監會提高了網下配售股份的比例,規定向網下投資者配售股份的比例原則上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與轉讓股份的50%。這些制度的利好明顯被光大銀行所看重,並提出“新股體制紅利”的目標。
  無獨有偶,工商銀行也在9月3日當天公開對型號為830006的增強型新股申購人民幣理財産品的投資方向做出調整,新增證券公司集合或定向資産管理計劃等多項標的。
  據工商銀行內部人士稱,投資策略調整後,該産品會從300億元的總資金規模中至少分出30億資金投放於打新股市場。如果打新股收益不好,産品設計中的信託,基金依然可以平衡打新股收益。“但我們短期並沒有打算推出專門打新股的理財産品。”
  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發現其他商業銀行近期並沒有發行打新股的産品的打算。相比之下,光大銀行的動作顯得有點“冒進”。

  實為集團下屬券商運作

  據光大銀行內部人士透露,今年以來光大證券一直有做打新股的産品,收益凈值曾高達1.19,折合年化收益率近20%。此次光大銀行發行的打新股産品,只是借助光大銀行優質的客戶資源,具體的運作還是由光大證券全權負責。
  光大銀行又是如何操作打新呢?光大銀行對客戶並不披露操作細節,包括倉位情況,拋售時機等。據內部人士介紹説,光大證券類似於投資者聯合成立的申購基金,向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購委託,再參與搖號抽籤,中簽部分申購成功,未中簽部分資金解凍至保管銀行。之後,光大證券基於市場預期對新股進行靈活的長短期拋售,所得收益平均之後,每月15日向需要贖回的投資者兌付收益。
  其實,打新股産品通過證券通道投資IPO市場,是目前“涉股”銀行理財産品曲線入市的兩大途徑之一,而另外一個途徑則是通過信託或券商間接入市的組合投資類産品。

  趨勢向下打新股收益存疑

  其實,興業銀行是最早發行打新股的理財産品的商業銀行。在2006年5月國內A股市場重啟新股發行的四個月後,興業銀行濟南分行就推出首只“打新股”理財産品。此後,多家商業銀行紛紛效仿推出打新股産品。據普益財富統計顯示,僅2007年各銀行共發行打新股理財産品236款。
  “2008年,股票市場破發現象逐漸增多,甚至出現一些新股首日破發的現象,線上線下收益分化,部分打新股理財産品出現負收益,銀行發行的打新股産品越來越少,到了2009年下半年就自然消失了。”文國慶解釋。
  今年上半年的情況與2008年也有幾分相似,文國慶説,“上半年新股破發現象嚴重,尤其新發的大盤股更是出現了破發50%的現象。接下來股市持續尋底的可能性很大。”打新股依舊可能虧損。
  儘管如此,光大銀行總行零售業務部總經理張旭陽對於這只打新股産品還是寄予厚望,“目前市面上打新股的銀行理財産品十分稀缺,而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使得投資者得到了更強的保護,這款打新股的理財産品便應運而生,填補了市場空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銀行理財産品曲線入市 打新産品"重出江湖" 2012-09-18
打新股理財産品沉寂3年重現江湖 2012-09-12
工銀瑞信招商打新 兵敗煌上煌 2012-09-06
半年報透露基金“打新” 穩為先 2012-08-27
另辟蹊徑 打新股、買保險,香港更划算 2012-08-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