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或拉長調整時間
資金面波動仍為市場焦點
2012-09-21   作者:記者 楊溢仁/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受通脹預期影響,本週債市收益率呈現“跳躍”式上揚,一級市場利率帶動二級市場收益率續漲,關鍵期限品種國債、政策性金融債收益率上行均在20BP左右,並且利率債收益率曲線進一步平坦化。
  分析人士指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的焦點將重新回歸到國內資金面因素上,9月末國內資金市場的波動始終是難以避免的一個“坎”,在央行不斷以逆回購方式投放資金的背景下,雖然整體資金緊張程度不會顯著加劇,但是資金的結構性波動料難以避免。

  債券市場多空交織

  中債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收盤,銀行間債券市場延續了趨弱的氛圍,整體收益率中短端以上行為主,長端微幅調整。
  無疑,美聯儲QE3的推出一舉將中國利率推向了年內高位,市場多頭信心潰敗,利率曲線也一舉逆轉了7月份以來的“熊市變平”,在上周轉為“熊市增陡”態勢。
  多數業內人士判斷,在年內剩餘時間內,債券市場所面臨的環境利空因素將略多於利多。
  首先,伴隨利率的加速調整,預計海外QE因素對於國內利率市場的負面衝擊最大峰值已經度過,但是QE因素所引發的未來一系列問題將長期衝擊國內債券市場,這是在短期內無法消弭的。目前來看,QE對於國內債券市場的顯性影響衝擊有兩方面,一是將通過推高國際通貨膨脹壓力的方式造成投資者對於輸入性通貨膨脹的擔憂;二是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我國貨幣當局對於政策的放鬆調節。前者主要影響長期利率,後者則對於短期利率的回落産生顯著的障礙。
  其次,通脹水平在年內再創新低的可能性不大。隨着季節更替,物價將在短暫下降後大幅反彈,雖然其中超越季節性的非預期通脹壓力不會加大,但數據上的回升仍然對債券利率走勢形成干擾,即通脹走勢在年內剩餘時間內也難以對市場形成有力支撐。 
  再者,目前資金利率的中樞水平已經被系統性抬升,債券利率體系被重新定價的可能性非常大。
  來自招商銀行的研究觀點亦指出,受歐洲央行推出OMT計劃以及美聯儲QE3齣&的影響,市場風險偏好持續回升,儘管經濟數據仍然低迷,但市場選擇性忽視導致調整依舊。加上國內近期頒佈一系列財政刺激政策,股債蹺蹺板效應成為打壓當前債市的首要原因。
  顯然,從年內剩餘時間來看,經濟基本面的同步數據未必能敵得過現券重新定價的壓力。

  寬鬆政策仍可期待

  再就銀行間資金面而言,人民銀行於9月20日上午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50億元7天期和105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持平於3.35%及3.60%。
  鋻於本週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規模為1400億元,減去央票及正回購到期60億元,以及2350億元的逆回購投放量,則本週央行實現資金凈投放1010億元。
  “28天逆回購的到期日在跨季、雙節後,央行加大該期限品種操作,一方面可以穩定市場對跨季資金利率的預期,另一方面也表明9月降準的可能性進一步下降,同時可以完善短期資金利率曲線。”一位參與招標的商行交易員向記者&&,“管理層之所以選擇加大28天品種的投放力度,旨在避免資金於小長假後大量到期,並對流動性形成較大衝擊。”
  華龍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牟治陽亦&&,“由於外匯佔款減少,19日開始貨幣市場資金緊張,利率跳漲,周四央行加大逆回購操作是市場預期之中的,即使如此,貨幣市場利率現在還是遠遠高於央行逆回購利率的,所以下周還會大量逆回購,降準的可能性較小,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
  毋庸置疑,央行的逆回購操作能夠較好地平滑貨幣市場利率,規避關鍵時點和事件對資金面的衝擊,不至於出現流動性顯著趨緊的極端情況。但在未來貨幣政策的判斷上,28天期逆回購重啟也並不意味着存準兌現的可能性完全消失。
  僅從公開市場操作的體量分析,由於央票到期量減少而央行短期逆回購滾動進行,因此自7月以來公開市場每個月的到期量均在5500億元左右,未來要實現更大規模的凈投放則意味着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體量還需進一步擴大,這在實際操作中顯然壓力不小。
  有業內專家&&,鋻於外匯佔款流動趨勢當前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觀,所以央行依然存在通過存準下調補充市場資金供給的必要性,儘管難以確定降準時間窗口,但可預計未來依然會有1-2次以上的降準空間。
 
  短期不宜加長杠桿

  回到債券市場,就操作策略分析,短期仍建議以防禦為主。
  雖然逆回購不斷加碼,28天逆回購重啟,7天回購利率降到了3%左右,但貨幣政策的預期不甚明朗,市場對資金面仍有較大顧慮。
  供給壓力有所增加,城投債和地方政府債發行不斷。東方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2011、2012年1-8月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分別為7892億元、7908億元和13315億元,今年前8個月較去年累計增速達68%。分品種看,短融、中票、企業債和公司債凈發行規模比去年同期分別增加1494億元、796.5億元、3141億元和626億元。
  再從各月發行節奏考量,今年前4個月短融和中票的發行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並沒有增加;5月份以後,凈融資規模才有明顯上升。 
  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券商研究員均認為,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以及近期基建投資發力,中長期融資需求的上升,都將導致信用債供給持續放量,這構成債市的不利因素。但考慮到當前經濟增速尚未明顯低於潛在增速,政策力度和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強,經濟增速的可持續回升狀態仍需等待,則中期來看預計債市仍有不錯的投資機會。 
  此外,影響債市的風險因素還包括:經濟短期有走穩的趨勢,通脹預期有所提高;上半年獲利盤過多,無業績排名壓力機構急於鎖定利潤去杠桿;股市超跌後在經濟短期築底和外需刺激下有所反彈;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差強人意提高信用風險。 
  總體來看,基於當前QE3對我國通脹的影響還不能確定,預計這也將延長債市調整時間,同時我國央行調控政策將相對謹慎,短期內還看不到任何推動債市上漲的觸發因素,建議投資者繼續持謹慎態度,不宜加長杠桿和久期。
  另外,10月份資金面可能有所趨緊,債市調整或橫盤的情況會持續,部分券商建議待10月資金面緊張時點過後,重新考慮配置時點的選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QE3,壓垮債市的最後一根稻草? 2012-09-17
債基發行火熱 債市仍將慢牛震蕩 2012-09-14
短暫調整不改債市慢牛震蕩行情 2012-09-07
債市預期回暖 結構性機會將顯現 2012-09-07
8月基金公司繼續大比例增持債市 2012-09-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