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股理財産品沉寂3年重現江湖
新股發行監管政策轉向
2012-09-12   作者:劉雁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隨着新股發行監管政策的轉向,打新股理財産品迎來新機會。9月3日,光大銀行發行了1款名為“陽光新股通(EB1101)”的網下打新股産品,這意味着打新股理財産品消失了近3年後重新出現在銀行理財産品市場上。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該款産品與以前的打新股産品的不同之處在於,該産品並不通過網上申購新股,而是通過券商網下打新股通道。

  緣於監管政策變化

  “2009年後打新股的銀行理財産品淡出市場,普通投資者無法直接參與網下新股申購,而今這類産品的上市剛好提供了投資機會。”光大銀行一位理財産品經理告訴記者。
  從這款産品的説明書來看,該款産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主要投資於新股申購,新券申購(包括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等),新股申購及新券申購的資金比例為0~95%,委託起始金額為10萬元,募集金額在2億~10億元之間。
  普益財富研究員吳濘江&&,打新股理財産品再次出現,並且從網上轉戰網下,主要緣於監管政策的變化,證監會於今年4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提高了網下配售股份的比例,規定向網下投資者配售股份的比例原則上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與轉讓股份的50%,並且取消了網下配售股份3個月的鎖定期。
  打新股理財産品曾是銀行理財産品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一些銀行理財業務的開展就是從打新股開始的,但由於2009年以來新股發行政策的變化以及信託計劃證券投資賬戶開戶的叫停,打新股理財産品受到較大影響,並隨之淡出了市場。而今,在新股發行新政實施4個月後,該類産品沉寂3年後再次出現。

  打新股收益依舊豐厚

  光大銀行一位理財産品經理告訴記者,這款産品比較適合對此類投資有所認識且對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據悉,該産品委託期為5年,但銀行方面並未披露産品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
  實際上,打新股類理財産品曾在2007年~2008年迎來一輪發行高峰。據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 2007年銀行共發行打新股理財産品236款,2008年共發行148款。然而隨着2008年9月新股發行的暫停,打新股理財産品也暫時從市場上消失,在2009年6月隨着新股發行的重啟才再次出現。
  但由於監管政策的改變,2009年再次出現的打新股理財産品並沒有延續之前的良好勢頭,發行數量驟減,2009年僅有7款打新股理財産品發行,並且於當年完全退出了市場。
  記者注意到,銀行重啟打新股理財産品一方面緣於新股發行新政的推動,而另一方面則是受打新股的收益率驅動。
  即使在今年疲軟的市況下,新股發行上市首日的表現依然較好,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105隻新股首發市盈率平均為31.15倍,上市首日股價平均漲幅為20.14%。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救市只是為了發新股? 2012-09-12
以IPO審核空窗期為契機推動新股發行改革深入 2012-09-10
矚望發審“謀變”打開新股發行改革新局 2012-09-03
"靠天吃飯"困境難改 65%次新股基破面值 2012-08-27
深市61只新股模擬詢價 散戶報價不離譜 2012-08-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