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詐騙花樣多 法官告誡莫輕信
2012-09-07   作者:記者 項開來/廈門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謊稱閻錫山後代賣假古董、鑒定專家原是托……今年以來,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受理多起假古董詐騙案,涉案金額超過百萬元。辦案法官&&,當前收藏品行業欺詐多發,民間藏家切莫輕信,以免上當受騙。
  收藏愛好者劉某在逛廈門一舊貨市場時,遇到一地攤小販,並告知如有古董可&&。過了幾天,就有人打電話給劉某,稱了解到一“包工頭”從地下挖了“黃金壺”、“黃金琵琶”、“黃金觀音”等古董。劉某對這批古董真假心裏沒底,在對方的安排下,劉某拿着“金器古董”找到一“專家”,請他鑒別真假。“專家”肯定地説是唐代的,流傳至今價格不菲。劉某於是買下這些“金器古董”,當場支付了31萬元。但後經廈門文化遺産保護機構以及黃金珠寶檢測機構鑒定,3件“金器”根本不是古董,也不是純金製品,只是鍍金的現代工藝品。劉某才發覺上當受騙。
  調查顯示,章某等四人分別扮演包工頭、專家等角色,共同詐騙劉某31萬元平分。法院審理認為章某等人的行為構成詐騙罪,判處章某等人有期徒刑3年不等。 
  一位周姓小姐受騙,則始於在古玩城偶遇自稱“閻錫山後代”的閻某。閻某&&,自己身兼“中國橫店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是玉器、瓷器、青銅器的專家,家裏有古董上百件,來廈門是考察收藏品市場。沒幾天,閻某稱有一漢代的壓手杯價值幾百萬,因為太貴重不想隨身帶回北方,想寄放在周小姐處。一個月後,閻某告訴周小姐,最近急需用錢想把寄放的漢代玉杯賣掉。考慮到周小姐對古董收藏的熱情,可以“不賺錢”原價轉讓,最終雙方以28萬元成交。
  但經過鑒定,閻某賣給周小姐的並非漢代壓手杯,而是機器製造的現代工藝品,評估價僅值4000元。法院審理認為,閻某詐騙數額巨大,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兩個月。
  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刑二庭法官陳毅燕&&,古玩行當歷來有“撿漏”、“打眼”説法,意思是古董真偽風險由買主負責,這也成為犯罪分子常拿來辯解的託辭,即“古玩不打假”。但法院在審理古董詐騙案件時,只要能證實賣家在明知是贗品的情況下,仍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手段將贗品當做真古董出售,就足以認定賣家有詐騙的故意,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陳毅燕同時提醒普通收藏者,古玩收藏市場“水很深”,專家都常有看走眼的時候。收藏新手購買收藏品時應慎重,不要盲目輕信所謂專家的鑒定結論,避免上當受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烏金木會是下一個收藏"黑馬"嗎? 2012-09-06
青花瓷具有非常高的欣賞收藏價值 2012-09-06
草花梨明清傢具未受到收藏界重視 2012-09-05
地藏酒收藏價值高 20年升值80倍 2012-09-05
50年以上冷門老物件收藏易出成績 2012-09-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