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拍市場觸底 正是入市良機
2012-09-05   作者:  來源:大河報
 
【字號

    2012春拍的大幕已經落下,秋拍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國內一線大行或是遠走海外,或是“收藏尋城記”上演得正熱鬧,反觀省內,經歷了春拍的寂寥,秋拍似乎醞釀得更為充分。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上周日已有拍賣行在省會開拍,而更多的拍賣行正在緊張籌備中,業內人士紛紛對秋拍&&樂觀,認為目前的低谷正是入市良機。

  進展
  秋拍籌備中,河南拍市本月陸續開局

  開拍前的拍品徵集是拍賣行的重頭戲,眼下正是拍賣行老總們最忙碌的時候,記者上周六見到河南永和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皮偉的時候,他正準備動身,“下午去趟開封,明天就去上海”。從上海一路轉戰到蘇州、杭州、無錫、深圳、廣州……一圈跑下來,每年徵集拍品都要跑上一兩個月。
  永和的拍品徵集將持續到9月底,再經過細緻的圖錄製作、預展等工作,預計到10月底開拍。
  河南金帝拍賣有限公司的秋拍籌備工作已進行大半,董事長張憲斌把開拍日定在十八大過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十八大會給拍市一個信號,增加市場信心”,言談間,張憲斌流露出對政策的深度關注。

  展望
  市場已觸底,大量購買正是時機

  藏家張繼峰對藝術品市場也信心充足:“目前市場是跌了一點,但肯定還會起來,漲也正常,跌也正常,有漲有跌,這才叫市場。”在他看來,面對市場的漲跌,藏家一定要有好的心態。
  一位市場資深人士認為,書畫市場下半年肯定會好一些,“根據往年的經驗,這是一定的,因為有禮品市場的帶動”。同時,整個市場正在逐漸恢復,“預計兩三年內大行情還會起來。”
  張憲斌也&&,“今年秋拍市場會抬頭,因為現在市場已經觸底,不可能更低了,現在正是大量購買時機。”
  他建議藏家關注的重點放在一類名頭、二類價格的書畫家,“這些人的作品下一步肯定要大漲”。此外還有一些很有潛力的年輕作者,目前市場認知度不高,但東西好,也應當密切關注。

  本土
  走中端路線,
  當代書畫是既成優勢

  河南的拍賣市場目前與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市場確有差距,但在區域性市場中位居前列,“全國市場來排的話,前五名沒問題。”多位市場人士認為。
  河南省書畫收藏協會會長胡聚堂説,國內拍賣市場在初期階段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在河南也明顯存在,眼下應當做的是縮小體量,把關嚴點,作品精點,把藝術品本身的文化屬性發掘出來,將對其市場價值有非常大的提升。過雲樓藏書就是個非常精彩的營銷案例。
  張憲斌認為,河南的拍賣公司從數量上很龐大,已經達到25家之多,但整體來看還是缺乏品牌意識、精品意識,“如果不建立自己的品牌,建立客戶信任度,光算這一場能賺多少錢,這種做法是走不遠的。”
  國內拍賣市場是一個大盤,無論是拍品徵集還是招商,都是面向全國同一市場。在嘉德、保利這樣強大的對手面前,河南的拍賣公司用什麼來拉到自己的客戶?鞏固自己的市場?形勢不能不説挺嚴峻。
  河南的拍賣公司老總們對此挺有信心。皮偉&&,河南拍賣業要根據當前市場,找準自身定位。“河南拍賣業在全國的影響力位居前列,當代書畫是一大特色和優勢,而且河南是個非常包容的市場,沒有地域限制,我們的標的徵集就是面向全國的,只要是好東西,我們就要,東西南北的客戶都來河南。”再一個是打時間差,“我們徵集拍品和大行有時間差,同時依靠自己長期培養的人脈和品牌信譽,保證拍品的徵集”,皮偉説,不一定盯着特別高檔的拍品,走中端路線一樣有廣闊的市場,“有時候,大行不一定能拍出好價錢,小行有好東西就很顯眼,容易拍出高價,因此有些藏家傾向於把好東西交給關係好、信譽高的小行。”
  金帝拍賣在今年春拍舉辦了一個70後、80後專場,效果非常好。“我們在全國徵集到這些優秀的年輕作者,都是拿過全國大獎的”。東西好,但因為年輕沒名氣,找不到平台,金帝為這些年輕作者開專場,無論對作者、買家,都非常有吸引力。秋拍該公司將再開年輕作者專場。

  展望
  消費市場來臨
  藝術品走入尋常百姓家

  藝術品拍賣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一個大盤,直接體現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寒暑起伏。
  當代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起步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到2000年止,是第一個十年,“這個時期是藏家市場,書畫家的東西基本不要錢,送點芝麻葉、小磨香油,送兩刀紙,就能拿何家英兩張畫”。説起當時的收藏經歷,張憲斌感嘆不已。而藝術品市場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畫都在藏家手裏,交流也都是藏家在運作。
  第二個階段是行家市場,從2000年到2010年的第二個十年。一部分藏家經手多了,成了行家,能把握市場規律,能看真假,有眼,能掌握書畫家的升值潛力,升值幅度。“這十年是比較活躍的十年,藏家收東西從能賺錢就行,到有了精品意識,對藝術品的要求提高了。”
  2011年起的下一個十年,藝術品市場將是消費市場,藝術品進入尋常百姓家。而以中國這麼大的市場,一旦進入消費市場,前景不可估量。“這個需求量太大了!”而市場的擴張對於書畫産業是鋪墊性的,這個時期急需行家引導,以免大批不懂行的消費者進入誤區,“挂假畫,挂沒升值潛力的畫,甚至去挂印刷品了”。
  而當代中國藝術品産業第一批從業者,完成了從藏家到行家的身份轉換之後,面對消費市場的來臨,在建立自己企業品牌的同時,他們希望自己扮演藝術品消費引路人的角色,做大市場,實現共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秋拍急劇退燒 藝拍市場強弩之末 2012-02-01
盤點2011年中國藝術品秋拍top10 2012-01-10
郭沫若治學書簡亮相西泠秋拍 2011-12-30
秋拍預示寒冬 天價拍品曲高和寡 2011-12-21
三問藝術品秋拍市場 回歸理性還是增長乏力 2011-12-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