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基金管理費被渠道瓜分
2012-08-28   作者: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上半年基金三大費用明顯下降,38家基金公司管理費同比降13.5%

  “認購費率通常是1.2%,申購費率通常是1.5%,贖回費率通常是0.5%,管理費率通常是1.5%,託管費率通常是0.25%。其中,認購費、申購費、託管費通常是渠道全部拿走,管理費通常被以銀行為主的渠道分走很多,贖回費中有25%的部分是要硬性歸入基金資産的,其他的部分,基金公司也並不能全部得到。”
  據新華社廣州8月27日電 天相投顧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費、託管費、客戶維護費等三大費用以及交易佣金均出現下滑,且降幅明顯。
  然而,眾多基民並沒有享受到費用下降的好處,對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批評聲仍然不絕於耳。業內人士認為,降低基金費用不能“一刀切”,要讓基金公司讓利於民,首先要讓收取高額尾隨佣金(客戶服務費)的銀行讓利。

  管理費下跌乃因規模縮水

  今年上半年,受基礎市場小幅上漲影響,已公布中報的基金從去年虧損5000億元的泥沼中掙脫出來,共盈利554.88億元。而基金管理費則出現大幅下滑,成為一大看點。
  據天相投顧統計,今年上半年,披露2012年中報的全部基金共有524隻,2012年上半年累計支付交易佣金10.75億元,同比下降26.59%,延續了2011年佣金下滑的態勢。
  在三大費用方面,38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合計為70.64億元,同比下降13.54%;18家託管銀行的託管費收入合計為13.21億元,同比下降9.92%;38家基金公司支付銷售機構的客戶服務費由2011年年中的12.85億元降為11.19億元,同比下降12.98%。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降幅明顯,三大費用佔據利潤的比例仍為17.4%。市場對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質疑聲音也沒有因此削減。一位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管理費主要還是看行情,由於目前基金公司管理的資産規模縮水,導致三大費用以及交易佣金減少。

  尾隨佣金成行業之痛

  上述基金經理同時&&,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費用並不是很高,並且很大一部分要分給銀行。“現在差不多50%以上的管理費要給銀行用於渠道建設。名義上我們收了1塊錢,但最後落到口袋裏的可能只剩下兩毛。”該基金經理説。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支付銷售機構的客戶服務費佔管理費的比例小幅上升至15.83%。基金公司客戶服務費俗稱“尾隨佣金”,主要指給銀行的客戶服務費。
  對於造成尾隨佣金高築的主要原因,該基金經理&&,主要是行情不好基金不好銷,前兩年行情好的時候這個問題並不突出,現在銀行要保證賺取中間費用,所以提高了尾隨佣金。
  “一些規模大的基金公司有更強的議價能力,但中小基金公司就沒有什麼辦法。減少的50%原本很大一部分是調研費用,這塊蛋糕被銀行拿走,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就會降低,對中小基金公司形成巨大衝擊。”他説。
  國海證券廣州營業部經理周海峰認為,對於降低費用的呼聲,基金公司也有難言之隱,一些管理費很多都要返還給銀行,監管層真正要做的是打破銀行的壟斷。
  “認購費率通常是1.2%,申購費率通常是1.5%,贖回費率通常是0.5%,管理費率通常是1.5%,託管費率通常是0.25%。其中,認購費、申購費、託管費通常是渠道全部拿走,管理費通常被以銀行為主的渠道分走很多,贖回費中有25%的部分是要硬性歸入基金資産的,其他的部分,基金公司也並不能全部得到。”華泰聯合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王群航説。
  王群航認為,尾隨佣金上升,與證券、基金公司的“自殘”也有關係。現在基金公司做銷售的比做管理的賺得還多,“腦體倒挂”不利於基金行業健康發展。而現在銀行銷售基金50%以上都是通過網上認購,基本不再需要櫃&銷售服務,高收費並沒有存在的理由。

  誰來保護
  基民的“錢袋子”?

  在近三年基金弱市中沒有嘗到甜頭的一些基民,仍然非常關注基金管理費下調的問題,改革基金管理費的呼聲日益強烈。在銀行與基金公司的博弈中,誰來保護基民的“錢袋子”?
  王群航認為,如果銀行不降低尾隨佣金,一刀切降低管理費用並不能取得實效,基金公司本身需要運營、維護以及其他費用,如果保證不了運營成本,行業將很難持續發展。而降低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不是以此來彌補基民的虧損,而是要把其中的虛高部分剔除,還利於民。
  王群航建議,既然基金公司給了銀行渠道方面很高比例的管理費提成,那麼降低管理費率的標準就可以按照業內給予銀行的“管理費提成”比例來定,把給銀行的錢還利於民。
  多位基金經理&&,由於銀行和基金公司分屬銀監會和證監會管理,降低銀行佣金收入,需要兩大監管機構合作發力,以此來更好地保護基民的“錢袋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43隻ETF基金上周小幅縮水1.44億 2012-08-27
新基金經理糾結三大“焦點問題” 2012-08-27
半年報透露基金“打新” 穩為先 2012-08-27
上半年基金業績整體好轉 QDII縮水嚴重僅有一隻盈利 2012-08-27
美財政部或採取新措施降低貨幣市場基金風險 2012-08-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