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期理財品發行已常態化系列化
2012-08-21   作者:  來源:第一理財網
 
【字號

    自去年9月銀監會對一個月以內超短期理財産品的重點監管,該類産品的發行數量急劇下降,但超短期理財産品並沒有完全消失。現在依然存在的超短期産品以常態化和系列化的形式存在並延續着,不僅消除了銀行利用該類産品違規攬儲的嫌疑,同時為投資者保留了重要的短期閒置資金保值增值渠道。
  超短期理財産品本是投資者管理短期閒置資金的重要工具,但是由於銀行涉嫌利用該類産品違規高息攬儲,變相調節存貸比監管指標,銀監會2011年9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91號文),對該類産品進行了重點監管,該類産品的發行量應聲而落,但是並沒有完全絕跡於市場。現在離91號文的下發已接近1年的時間,超短期理財産品的生存狀況如何呢?
  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1-7月銀行理財市場總共發行了16659款理財産品,其中,産品期限在1個月以內(≦31天)及投資期限可以在1個月以內的開放式和滾動型産品共912款,加上之前已發行的但未到期的開放式和滾動型産品,投資者可以選擇用以管理短期閒置資金的産品實際多於這個數。
  從産品收益率來看,7月該類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66%,高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上限,投資者選擇該類産品管理短期閒置資金,不僅能避免由於資金閒置而造成的損失,還可以獲得較好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保持了資金良好的流動性。
  從産品期限來看,超短期産品期限在3天到31天不等,加上可每日進行申購和贖回的開放式産品,通過合理的配置,該類産品幾乎可以滿足1個月以內所有的投資期限需求。其中,期限為1個月(30和31天)、1周(7天)、雙週(14和15天)和3天的産品數量較多,分別為383款、166款、80款和79款,佔超短期理財産品總數的比分別為42.00%、18.20%、8.77%和8.66%。
  從發行銀行來看,平安銀行(含更名之前的深發展)、中國銀行、東莞銀行、農業銀行和廣發銀行發行的該類産品最多,産品數量分別為309款、141款、75款、49款和45款。其中,平安銀行的超短期産品最為豐富,不僅有周末發、周添利、雙週添利和月添利這樣完整的期限序列,而且現金溢系列也是涵蓋了多個投資期限。中國銀行和東莞銀行則以滾動型産品為主。
  從目前依然存在的超短期産品系列來看,這類産品的發行已經常態化和系列化,發行時間主要根據産品的接續需要而定,從而消除了銀行發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財産品變相高息攬儲,在月末、季末變相調節存貸比等監管指標,進行監管套利的嫌疑,這也是現存産品系列在監管層對超短期産品嚴密監管下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超短期理財産品沒有消失,也不應該消失,該類産品不僅可以向有短期資金頭寸的投資者提供保值增值的渠道,同時增強了銀行在理財産品發行期限和流動性安排方面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超短期理財産品主要産品系列

    産品系列 發行銀行 投資期限
    “聚財寶”周末發系列 平安銀行 3、4、6天
    博弈系列—周末理財産品 中國銀行 3天
    2012年穩健收益系列4天滾動系列 東莞銀行 4天
    2011年穩健收益系列5天滾動系列 東莞銀行 5天
    天陽添富系列 廣州農商 5、12天
    “聚財寶”周添利系列 平安銀行 6、7、8天
    “聚財寶”現金溢系列 平安銀行 7、14-17、29-31天
    “薪加薪”13號—靈用錢係類 廣發銀行 7、14天
    “優逸”系列之鼎豐 包商銀行 7、14、30天
    7天自動滾續理財産品(周五系列) 中國銀行 7天
    7天自動滾續理財産品 中國銀行 7天
    非凡資産管理翠竹1W理財産品系列 民生銀行 7天
    2011年穩健收益系列12天滾動系列 東莞銀行 12天
    “金石榴”創利保本系列 蘇州銀行 31天
    “聚財寶”月添利系列 平安銀行 31天
    精英理財優利增長系列 順德農商 31天
  機構來源:普益財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短期理財産品火熱背後基金公司賠本賺吆喝 2012-08-20
城商行理財産品堅守5%收益 保本産品僅佔1/3 2012-08-20
券商基金髮力競爭低風險理財産品 2012-08-20
低風險理財産品收益率孰更優? 2012-08-20
廣發一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高達8% 2012-08-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