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陜西省安康市日前正式面向全國徵集“三線建設”時期文物,以籌建中國首座“三線建設”博物館,並計劃於2015年底前完成陳列布展對外開放。
“三線建設”一般指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至1978年在所謂“三線”地區進行的大規模建設,也即由中國內地的國境線依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向內地收縮,劃三道線形成的地區。“三線”地區,用今天的區域概念來説,主要位於中國中西部地區。
專家介紹,上世紀60年代以來,面對外來戰爭威脅和西方封鎖的雙重挑戰,中國提出加快三線建設的戰略部署。1970年10月,安康地區組織群眾拉開安康三線建設序幕,主要建設包括鐵路、地方公路、電力設施和郵電通訊設施建設。
按照規劃,“三線建設”博物館將設立實物史籍陳列展、場景還原展、口述歷史展、電子參觀廳、多媒體展示廳等。藏品以反映三線建設為主題,藏品具有歷史、科學、藝術性和收藏價值。藏品入選標準是能反映三線建設歷史、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填補三線建設歷史空白的實物和史料。藏品包括實物、原版照片、底片、典籍、史料、音像製品等;徵集方式為捐贈、收購、借展、複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