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傳媒:私有化並非被“渾水”逼退
今年或迎來中概股退市潮
2012-08-17   作者:記者 林遠/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私有化退市似乎已經成了中國概念股的一種“潮流”。繼今年6月份剛完成私有化並摘牌的阿里巴巴之後,分眾傳媒(FMCN.NASDAQ)在8月13日晚間發出公告,也開始了他們的私有化行動。
  分眾傳媒在公告中&&,方源資本、凱雷、中信資本、CDH Investments、中國光大和江南春(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提出聯合邀約,將通過債務和股權兩種方式進行融資,私有化價格為27美元每美國存托股(ADS),合每普通股5.40美元。此消息一經發出,立刻刺激了公司在證券市場上的表現,當日股價大漲8.85%。
  市場普遍認為,分眾傳媒的此次行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選擇私有化或許和去年底渾水的突襲不無關係。
  從去年年底開始,著名中概股做空機構渾水接連針對分眾傳媒發出研究報告,稱其虛報LCD顯示屏網絡的數字,還在並購中故意地支付過高價格,並存在內幕交易等。在渾水的第一份報告發布之後,當時每股價格還在25美元左右的分眾傳媒跌幅一度超過60%,至15美元一線,市值損失蒸發愈13億美元。後來分眾迅速作出回應,並在眾多投行和中資機構的力挺下使股價逐漸恢復。
  分眾傳媒的董事長江南春曾經直斥在美國的市場“越優質的公司跌越多”,卻沒人懲處“到處造謠聯手做空基金惡意圖利的人”。有市場人士認為,分眾正是在這段多空對決後開始準備私有化的,如今發布這項行動,是因為分眾的高層對美國監管部門的不作為“心灰意冷”了。對於市場上諸如此類關於分眾是被渾水“逼退”的説法,分眾傳媒的一位管理層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私有化只是一個長期的、合理的戰略規劃,分眾在和渾水的對決中是以獲勝告終的,而且私有化的決定也不是在渾水發動突襲後馬上做出的,因此“逼退”一説並不存在。
  對於渾水此前的做空報告,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日前在其實名認證的微博上&&,分眾能夠溢價退市,進一步證明了渾水質疑沒有道理。另外,這次行動也刺激了其他同樣有被做空經歷的中概股。分眾私有化消息發布當日,一度也被渾水盯上的新東方(EDU)股價大漲並創下被質疑以來的新高。
  2012年無疑是近年來私有化最密集的一年。據羅仕證券發布的2012年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報告顯示,從2010年至2012年5月底有33家中概股有過私有化行動。除去當前市場上正在進行中的17起交易,包括盛大、泰富電氣、環球天下在內的14家企業分別以MBO、股東收購、戰略收購等方式已經完成了私有化。截至目前,只有泛華保險和僑興移動兩家公司宣布終止。有業內人士認為,分眾傳媒的私有化行動可能僅僅是一個開始,包括人人(RENN)和噹噹網(DANG)在內的一些股價被認為遭到過低估了的中概公司,也可能會收到私有化的要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分眾傳媒遭機構做空 股價暴跌近四成 2011-11-23
分眾傳媒被渾水公司“錯殺”? 2011-11-23
分眾傳媒遭渾水機構做空股價暴跌 江南春回應 2011-11-22
新浪合併分眾傳媒旗下戶外數字媒體業務 2008-12-24
日本電通將攜手分眾傳媒成立網絡廣告公司 2008-01-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