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s呼之欲出 首只産品有望"花落"北京
2012-08-09   作者: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醞釀多年的房地産投資信託基金(REITs)有望在年內“破冰”。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市住建委委員、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鄒勁松&&,北京正在爭取試點發行房地産投資信託基金,目前在等待證監會審批通過。
  具體形式為,將公租房項目進行資産證券化,用朝陽區五個公租房項目作為標的,打包發行REITs,每年預期將達到6%的回報率,合作機構為國投瑞銀。
  另有媒體援引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消息,REITs有望最快在下半年“試水”。據北京市住建委網站消息,5月底,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在對各區縣住房保障管理部門的培訓內容中,納入了REITs。
  不過,國投瑞銀相關人士則略顯悲觀,該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相關工作一直在推進,目前在等待證監會審批,年內能否推出還不能確定。”

  REITs難産

  早在2009年年底,國務院就已經批准北京、上海和天津作為REITs發行的試點城市,但是三地至今仍未有産品推出。
  1960年,房地産投資信託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REITs)於美國誕生,1965年,第一隻REITs基金Continental Mortgage Investors在紐交所上市。這是一種由專門資産管理機構發行的、匯集特定多數投資者的資金進行房地産投資,並將投資凈收益分配給投資者的一種信託基金。究其本質,REITs屬於資産證券化的一種方式,把低流動性的不動産投資,直接轉化為資本市場上可交易、流動性高的證券資産。
  儘管業內人士曾多次呼籲盡快在國內推出REITs,但時至今日仍然“無果”。去年3月,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當前REITs是急需發展的資産證券化品種,房地産建設周期長、資金佔用量大,往往在幾十年後才能取得投資回報,對投資方的壓力很大。可以將有穩定出租收入的物業證券化,通過市場流通帶來資金,走商業以及保障性住房的資産證券化道路。
  幸福人壽董事長、中房集團原總裁孟曉蘇多年來一直呼籲引入REITs,2007年孟曉蘇首先提出用REITs持有保障房,緩解政府資金壓力。
  對於今天仍未“落地”的REITs,有信託公司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由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國內放緩資産證券化的進程,直到最近才重啟,此外,從上到下,包括政府和金融機構在內,要有一個研究學習並結合實際情況的過程。”
  全國房地産投資基金聯盟秘書長閆宗成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主要瓶頸還是在於缺乏一系列的配套環境,主要包括投資人認知度、稅收優惠、物業基礎、回報率等因素,另外,監管政策也沒有明確。
  有媒體報道稱,關於REITs方案曾有銀監會和證監會的兩個版本,分別偏向債券類信託和股權類産品,在2009年底,上海國際信託、中信信託和平安信託上報了相關設計方案。

  REITs“試水”保障房

  實際上,平安信託曾推出準REITs的穩健系列的地産信託産品——“平安財富睿石房地産投資(信託)基金”,投資範圍涵蓋房地産市場以及房地産相關領域金融市場。平安信託副總經理何勇&&,睿石産品的取名來自REITs,體現了平安信託在房地産信託投資領域的創新。他指出,在分散單一房地産項目投資風險的同時,這種投資基金産品可獲取可觀的收益。通過建立強大、穩定的資金池,選擇在好的地塊和項目上與優質開發商進行合作,可為睿石産品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項目來源,確保得到較好的收益和安全保障。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房地産投資信託基金匯賢産業信託、越秀房地産信託基金、領匯房産基金等REITs旗下的項目多為商業物業,而此次中國內地呼之欲出的REITs為何選擇保障房的方向?
  對此,閆宗成指出:“選擇保障房符合目前樓市調控所引導的方向,政府鼓勵、政策支持、民間資本歡迎,如果選擇商業地産,推出很難,而且無利可圖。”
  按照國家規劃,“十二五”時期,我國要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其中,2011年建設任務為1000萬套,2012年1000萬套,剩餘的三年1600萬套。不過,由於地方政府存在財政壓力等困難,上述指標有所下調。去年年底,住建部明確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總量下調至700萬套。保障房建設任務之下,巨大的資金缺口將為金融機構以及各路資本帶來機遇。如果REITs在此背景之下推出,可謂“生逢其時”。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近日撰文指出,房地産信託投資基金能夠以信託投資基金的形式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既有利於滿足中小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對房地産行業的投資需求,又能夠創新租賃性保障房建設的融資渠道和建成後的運營方式,可以作為有效解決保障房長期發展機制的一種新選擇。
  賈康認為,通過REITs方式發展租賃性保障房具有四方面優勢:能夠使地方政府用於租賃性保障房的建設資金周轉起來,滿足租賃性保障房的後續開發資金需求;由專業人員管理租賃性保障房,提高了運營效率;實現租賃性保障房運營與監管的分離;為投資者開拓了新的投資渠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鵬華基金畢國強:借道REITs投資美國房産 2011-10-28
專注海外樓市 內地基金市場REITs“起航” 2011-09-16
李嘉誠搶灘香港首個人民幣IPO 借道長實REITs 2010-12-23
運用REITs大力推進廉租房建設 2010-09-10
上交所:中國發展REITs面臨多重風險 2009-10-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