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市場真貨不賺錢假貨吃三年
2012-08-08   作者:  來源:收藏快報
 
【字號

    觀察我國龐大的收藏者隊伍不難發現,絕大多數的人是衝着藝術品保值增值而去的。導致這一狀況的出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受藏市暴富效應的影響,二是受藝術品價格迭創新高的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無論是買家賣家還是炒家莊家的心態都顯得十分浮躁,為此一些人為了牟取暴利,大肆造假、售假,致使贗品遍佈海內外,也改變了以往的很多説法。比如古玩界歷來有“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説法,這句話的意思是特指古玩行業的高回報,其他行業是不可能做到的。而現在古玩界卻出現了“真貨不賺錢,假貨吃三年”之説。就拿藝術品拍賣來説,現在真的東西在拍場上要賺錢很困難,原因是物主吃進這些物品時一般價格都不低,若再拋售自己的藏品顯然不肯低價出售,這樣一來價格越抬越高;相反,如果拋出贗品,獲利往往十分豐厚。
  從近幾年我國藝術品拍賣來看,市場上贗品比比皆是,有人甚至認為是氾濫成災,令人防不勝防。假如長此以往下去,會阻礙中國藝術市場的健康發展。最突出的影響有兩個方面:一是原來在藏界裏玩的人會因真貨賺錢難和贗品太多而退出這一市場,隨着藝術品拍賣日益紅火,許多藝術品在海內外各路藏家的追捧下,價格迭創新高。一些人為了牟取暴利,在造假上也與時俱進,他們根據市場的不斷變化,採取不同的策略,如針對熱門品種進行造假,像清三代官窯瓷器、名家字畫都是市場流通性最好的品種。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有的造假採用流水線製作,贗品幾可亂真,讓許多收藏愛好者甚至行家走眼。二是外面想進來的人也會因贗品氾濫望而卻步,退避三舍。現在市場上有一部分有實力的人群,一旦這些人看到市場不規範、不成熟,他會感到害怕,甚至會退卻。
  總之,贗品氾濫已嚴重阻礙我國藝術市場健康地發展,而要根除這些弊端需要綜合治理,尤其要依靠市場的規範和法制。只有這樣,“真貨不賺錢,假貨吃三年”才不會成為現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真貨未必值大錢 10元也有真玉石 2011-11-23
買假名牌按真貨價格定案 2007-02-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