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資金充裕,但因為缺乏合適的理財渠道,大部分老年人的積蓄是躺在銀行“吃利息”。但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在業務拓展過程中開始關注“養老市場”,不僅在硬體配備上貼近老年人需求,同時在産品線設置上也迎合老年人的風險偏好,為老年儲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繼去年年底,中信銀行率先發行了首張中老年客戶專屬借記卡“信福年華”卡後,近期,光大銀行着重推出了其養老金系列産品,名為“彈性福利”,向客戶提供綜合福利個人賬戶管理等一攬子福利解決方案的産品。無獨有偶,興業銀行也在近期專門針對中老年群體,推出“安愉人生”綜合金融方案。
老年人比年輕人更關注“錢生錢”
“我們網點總有固定的一批老年客戶,6月份第一次降息,規定各家銀行都有10%的自主上浮比例,第二天一早,我們銀行門口就排起了小隊,清一色老年人,都是來打聽我們的利率政策是什麼樣的。另外,對於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他們也確實會因為不同銀行之間0.1%到0.2%的差距,把資金進行轉移。在這些細節上來看,這些老年客戶比年輕人要難對付多了,有時候問出來的問題,我們櫃面的工作人員都很難招架。”某城商行杭州城北支行負責人説。
在銀行工作人員眼中,這類老年客戶往往扮演“理財高手”的角色,非常重視“小錢”。
“不過,他們的防範意識也很強,最厭惡風險。向他們推銷理財産品,往往第一句話問的是,會不會虧錢,能不能保本。”這位負責人説。
專項金融産品關注老年人市場
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厭惡風險、重視收益這一特點,銀行也開始關注這一領域。
招商銀行杭州分行服務監督管理中心的楊小姐説,他們推出了一系列貼心服務,為老年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營業廳的服務台裏,放着好幾副老花眼鏡,ATM顯示屏的字號也特別加大了,在網點配備老年導銀志願者,指引老年人辦理手續,提醒他們防騙防盜;臥床不起、確實無法親自到網點來辦業務的老年客戶,只需給網點打個電話,在徵得行內允許後,銀行工作人員會上門為老年客戶辦理業務……
除了在服務上更貼合老年人需求外,完善其養老産品服務體系,使産品線更加專業和細化成為各家銀行努力的方向。
去年年底,中信銀行發行的首張中老年客戶專屬借記卡“信福年華”卡,推出養老按揭等業務。這張卡除具備現有儲蓄、理財功能外,還附加了五大專屬服務,包括了關愛、理財、便利、健康、休閒等多項增值服務。
光大銀行的“彈性福利”,則是向客戶提供綜合福利個人賬戶管理等一攬子福利解決方案的産品。興業銀行的“安愉人生”綜合金融方案。則是在功能設計上以安全、適用為原則,為老年客戶在業務諮詢、辦理等環節提供人性化、便利的專屬服務。此外,“安愉人生”的客戶還能享受健康管理與醫療服務方案,比如體檢套餐、專家掛號預約、全程導醫、就醫全程陪護以及住院/手術安排等綜合醫療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