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渠道可靠消息,上周五首批兩隻跨境ETF完成首募的總規模超過50億元,其中華夏恒指ETF的募集資金近36億元,而易方達中國企業ETF募集在20億元左右。兩隻基金或將採取穩中有快的建倉策略,並最快在月底上市。
眾所周知,籌備多年之久的跨境ETF終於在6月30日拿到批文並在上月9日開始首發。由於機構及券商客戶資金的特殊性,進入最後三天,也就是上周最後三個交易日後,兩隻産品的精彩“大戰”才真正打響。
據來自渠道的一位人士透露,由於兩隻産品投資標的的指數不相同,加之雙方在渠道的策略上採取的戰術也各不相同,所以募集規模上出現一定差距實屬正常。
同時來自兩家基金公司的內部人士透露,路演時券商包括其自營資金是表現出興趣最為濃厚的機構,而由於保險資金對QDII有特殊規定,故較少參與兩隻跨境ETF的認購。
在兩隻ETF首發完畢後,兩隻ETF聯接基金仍然正在銀行渠道發售,截止日期為8月17日。“由於聯接基金都是以買入並持有ETF為策略,故ETF並不需要等到聯接基金募集完再上市。”華夏恒指ETF基金經理王路&&。也就是説,兩隻ETF會在幾個工作日的驗資完畢後率先成立,並在建倉後完成上市。
而對於建倉策略,易方達中國企業ETF基金經理張勝記對外&&,將爭取較為穩健地完成建倉工作。而華夏恒指ETF的基金經理王路也&&,上市時間會看具體的建倉情況,而建倉會採取較為穩健的策略完成。
然而,一位基金分析師&&,由於近兩月兩隻指數尤其是恒生指數都有小幅的上漲,不排除基金經理加快建倉腳步的可能性。據統計,6月以來恒生指數漲幅已經超過8%,與內地市場相關度較低。
同時,由於華夏基金本次採用了做市商制度,所以在ETF上市後,首先涌入的還會有券商資金。“做市商手中需要幾個股票籃子,每個經測算應該在160萬元左右。”一位知情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