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資管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去年全年,有16隻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終結,其中7隻因資産凈值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億元而被迫清盤,佔比44%。
今年截至7月27日,有12隻集合理財産品閉關,其中有10隻産品被迫清盤,佔比83%。
它們分別是長江超越理財寶2號、長江超越理財穩健增利、創業金益求金、國泰君安君享節能、國信金理財限額特定一號、華泰紫金策略優選、平安年年紅債券寶、平安穩健增值一期、招商海外寶和浙商匯金新經濟。
然而,“鑽石底”已破,單邊下行的行情仍將繼續,而目前資産凈值低於1.1億的産品還有36隻,其中10隻的資産凈值已低於1億元,如沒有”幫忙資金”,它們將隨時面臨清盤的危機。
“史上最短命”浙商匯金新經濟僅存4個月
“我們也很無奈,業績稍微做得好點,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客戶只要有一點收益,就會贖回,産品一下子就到了清盤紅線。”一位負責浙商證券資管渠道銷售告訴記者。
7月16日,浙商證券發布公告,宣布匯金新經濟提前終止。這只在今年3月12日剛成立的“大集合”理財産品,認購規模不足3億元,與50億元的募集目標相距甚遠,存續期為7年,可惜僅過4個月就不幸夭折。
雖然成立規模小,但是匯金新經濟的業績卻可圈可點。截至終止日,其成立以來回報率也有6.86%,在今年新成立的産品中,業績僅次於長江超越理財3號。
公開資料顯示浙商匯金新經濟的投資經理為劉俊、耿廣琪和周良。
“市場不好,散戶賺了就跑,我們産品4個月的收益率為7.3%。”上述浙商資管渠道銷售無奈地告訴記者。
3月29日,大盤下挫至低位2242點,其後一路走高,一路上揚至5月8日的2453點。此後,由於6月風險密集釋放,大盤再次走弱。
“在今年這樣一個普遍虧損的市場環境裏,做到這樣是不容易的。近兩年市場整體比較低迷,投資者投資信心不足。對於盈利高的産品,部分投資者反而選擇了鎖定盈利、落袋為安。導致新經濟在首個開放期,規模從2.8億被贖回到1億以下。”浙商資管副總經理周良告訴記者。
而記者了解到,6月12日恰好為浙商匯金新經濟3個月封閉期後首日打開封閉,此時的單位凈值為1.04元。6月20日,公司發布公告稱自2012年6月18日起,資産凈值低於1億元,如截至7月16日仍低於1億元,則本集合計劃終止。
“凈值在0.9至1.1區間內是最危險的,行情不好時,客戶賺了點就會跑,凈值在0.9以上,也不會虧多少,客戶也會跑。”一位資管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此外還有,招商海外寶、創業金益求金、平安穩健增值一期和國泰君安君享節能成立均不到一年就被迫清盤。
其中,創業金益求金是國內首只券商對衝量化基金。招商海外寶是首只被清盤的QDII類産品。而平安證券僅有的4隻集合理財産品,就有2隻已於今年被迫清盤。
小集合的無奈
1億清盤紅線,對小集合産品來説很無奈。
所謂“小集合”,就是首次參與最低認購金額為100萬,參與人數不得高於200人,推廣期規模上限為5億元,存續期規模上限為10億元。
理財周報記者統計,上半年10隻被迫清盤産品中,有5隻為“小集合”産品。
其中,長江超越理財寶2號的成立規模1.07億元,國泰君安君享節能1.15億元,國信金理財限額特定一號1.49億元,平安穩健增值一期1.09億元,華泰紫金策略優選2.81億元,創業金益求金2.36億元。
“市場不好,不少集合理財産品發行的規模也就一個億多點,如果遭遇贖回,資産凈值馬上掉下去了。”華中一位券商資産管理老總告訴記者。
根據《證券公司集合資産管理業務實施細則》第三十六條規定:集合計劃存續期間,客戶不得少於2人;計劃資産凈值不得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億元人民幣。
也就是説,1億元是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清盤的紅線。為了擺脫清盤的命運,不少券商會尋求幫忙。
“不過,如果銀行的渠道不通暢,營業部也找不到願意幫忙的資金,那麼産品就只能夠清盤了。”上述資管老總告訴記者,“我們一般不會讓産品提前清盤,畢竟發行一隻産品需要頗高的費用,只要産品在存續期,就能收取管理費。”
而這些幫忙資金,成本最低的要數其它到期的集合理財産品。“如果其它産品到期或者打開封閉,我們會立刻&&銀行的渠道,勸説他們贖回老産品,購買我們的産品。”一位資管部門渠道銷售告訴記者。
目前,公募基金成立規模下限為2億,5000萬元為清盤紅線,而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成立規模最低為1億,清盤紅線也為1億。
因此,不少人紛紛呼籲降低一億元的清盤紅線,此前,有消息稱新的清盤紅線可能降至5000萬元,也可能是3000萬元。
10産品資産凈值跌破1億,瀕臨清盤
市場不盡人意,使得不少産品面臨被清盤的危機?
據理財周報統計,截至2012年6月30日,已有10隻産品資産凈值已低於1億元,它們分別為光大全球靈活配置(0.5482)、國泰君安上證央企50(0.8769)、國信金理財收益增強(0.9468)、中金大中華股票配置(0.9718)、光大陽光穩健添利(0.9746)、東海精選5號0.9903)、國元黃山3號(0.9920)、國泰君安君享套利6號(0.9924)、財通金色錢塘基金優選(0.9938)、中信貴賓5號(0.9990)。
其中,最低的光大全球靈活配置成立於去年5月25日,成立規模為1.94億元,為QDII産品。自成立起,此産品的單位凈值一直低於1,而8月29日首次開放封閉後,便出現3711萬份贖回。今年5月28日,受困於歐洲債務危機的風險釋放,更是出現鉅額贖回,剩餘受託資産僅為8287萬元。
此外,還有27隻産品資産凈值介於微妙的1億—1.1億之間。其中光大有3隻,國泰君安、海通、華泰各有2隻,還包括安信證券今年3月初新成立的安信策略精選。
“市場陰跌不斷,下半年行情不好轉,估計還有不少産品面臨清盤。”前述華中券商資管老總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