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住房數量巨大 樓市"全面回暖"説缺乏依據
2012-08-01   作者: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在剛剛過去的7月,房地産市場在經歷長期低迷之後,投資者購房熱情持續升溫,成交量有所上升。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7月的最後一週,重點監測的40個城市中有34個城市樓市成交量同比上升。其中,6城市同比漲幅超過150%,重點城市周均成交量除深圳外,均同比上漲。在當前樓市調控政策沒有放鬆的情況下,成交量的逆勢上漲是否意味着樓市的全面回暖呢?對此,專家認為,在房地産投資增速仍然下滑、樓市庫存量依然高企的情況下,房地産市場全面回暖的判斷尚缺乏有力依據。

  漲跌互現成重要特徵

  儘管數據顯示全國樓市成交量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但是並非所有的城市成交量都出現上漲,漲跌互現成為當前樓市的重要特徵。尤其是一線城市回升力度最為顯著,而三線城市則普遍出現了下降。據莫尼塔房地産跟蹤數據顯示,上周全國58個城市商品房交易量周環比下跌了6.8%,並出現了一線城市微漲,二、三線城市下跌的分化情況,一、二、三線城市成交量周環比分別上漲了3.4%和下跌了-8.7%和-7.8%。
  對於近期樓市成交量出現了上升趨勢的原因,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認為,首先是政策面的變化,貨幣政策的微調,對於樓市的影響非常直接,而不少地方政府屢屢有松動、微調的做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樣會影響市場的預期。其次,與開發商普遍採取的“以價換量”的經營策略密不可分,北京等地銷售好的樓盤都是價格比較靈活的,價格低於市場預期的項目。第三,在經過近兩年的調控後,目前伴隨着這種貨幣政策的調整,剛需群體部分人放棄觀望,選擇出手了。所以,二季度以來,市場成交量的復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則&&,業內出現回暖説,主要在於今年整個宏觀經濟增速下滑比較明顯,國家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裏連續降了兩次息,釋放了放鬆貨幣的信號。這帶來了未來房地産政策要逆轉的猜測,也促使一些正在觀望的購房者開始出手。

  價格大幅反彈不具基礎

  儘管樓市回暖聲音不斷,但是土地市場仍然趨冷,樓盤庫存量依然較高,開發商資金壓力還是很大,僅以成交量這一個因素就認定樓市出現全面回暖有失偏頗。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7月最後一週,全國20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驟然降溫,供給成交雙雙下跌,20個主要城市推出住宅用地17宗,較前一週減少18宗,推出面積73萬平方米,較前一週減少142萬平方米,成交住宅用地18宗,較前一週減少5宗,成交面積68萬平方米,較前一週減少110萬平方米。
  “從供應角度看,我國至少還有2億平方米的商品房沒有售出,這個數據比2008年的1.8億平方米還要高。”秦虹&&,今年1—6月,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為16.6%,比2009年高位的30%下降了近一半,而土地購置面積增速同比下降19.9%,全國住宅新開工面積的增速同比下降10.2%。房地産整體的供需關係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扭轉,成交大幅度反彈特別是價格大幅度反彈是不具備基礎的。

  企穩尚難斷言全面回暖

  陳國強認為,樓市出現變化應該説是受到“以價換量”的戰略走向、微調的促使,影響了整體市場預期,綜合這些因素,市場是出現了探底的現象,出現了企穩的特徵,但並不能説市場出現了明顯回暖。
  那麼,怎麼才算是真正的回暖呢?陳國強認為,這既要有成交量指標,也需要價格指標的配合,也就是説需要出現成交量持續回升,價格同時也上調的特徵。另外,市場也要對後市的預期有一個比較共同的、普遍的判斷。對照這幾個方面的指標,在目前階段,這些特徵不完全符合。在當前階段,開發商依然面臨比較明顯的資金壓力,市場高庫存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觀,在這些前提的綜合作用之下,市場不具備大幅反彈、明顯反彈的基礎和前提。
  目前是否是購房的好時機呢?陳國強&&,對於消費者來説,沒有必要抱着恐慌的心態糾結於現在要不要入市,是早一點好還是晚一點好。而對於開發商來説,需要清醒地判斷市場的形勢、判斷市場的現實,確定一個理性的經營策略,這樣才比較可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樓市調控不能松 2012-07-31
八成城市樓市周成交量上升 2012-07-31
樓市調控“功夫在詩外” 2012-07-30
樓市調控要有新“彈藥” 2012-07-30
北京改善型需求“接棒”支撐樓市 2012-07-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