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理財品"以價衝量"效果存疑
2012-07-27   作者:記者 蔡穎/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逆勢而行。就在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遍進入下行通道時,城商行卻依然保持高收益。普益財富數據顯示,進入7月份以來,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商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之間出現分化。不僅如此,城商行的理財産品發行規模上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繼今年一季度理財産品發行規模環比增長16倍之後,城商行在6月份首度超過國有銀行,其理財産品發行規模佔市場27.5%。
  儘管城商行理財産品異軍突起,但不少市場人士提出了質疑。有分析認為,城商行普遍風險控制能力欠缺,同時從業人員資質不足,因此,只能通過讓利來滿足高收益,是不可持續的。另一方面,由於産品銷售規模有限,代理銷售保險和代為推薦集合信託産品引進較為困難,因此,目前城商行發行理財産品的突擊效果能否形成長期的價值客戶,還有待觀察。

  城商行高收益理財“搶客”

  當前,存款利率上浮和收益下降並沒有減少銀行理財産品的供給,二季度銀行理財産品發行規模達到6.65萬億,較一季度增加了21.23%。這其中,城商行理財産品發行規模攀升,在6月份,城商行理財産品發行量首度超過國有銀行,且佔市場份額的27.5%。
  據銀率網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城商行共發行理財産品3216款,佔比26.8%,環比增長20.2%,是理財産品發行增量最多的銀行,今年一季度其發行量環比增長達16倍。
  有分析認為,城商行發行規模增長的背後是提高産品收益所帶來的結果。在降息通道下,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紛紛應聲而下,和一季度相比,除一年以上期産品外,各期限段的産品預期收益率都出現了至少0.2個百分點的下滑,但城商行發行的情況與之相反。
  今年1-6月份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為4.83%,其中城市商業銀行的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最高為4.99%。進入7月份以來,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8%和4.59%,而國有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僅為3.65%。
  7月首周的理財産品到期收益率排名冠軍的稠州商業銀行發行的“財豐理財”系列,實現到期收益率6.20%,資金投向為債券、票據産品;泰安市商業銀行於6月26日發行一款“2012年第十五期‘金紫薇’債券型人民幣理財産品”,期限53天,預期年化收益率也高達5.20%;普益財富數據顯示,自6月8日降息以來,市場上共發行24款期限從48天-55天不等、投資起點相近的人民幣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最高的是泰安商行發行的這款理財産品,高出收益率第二的産品0.3個百分點,高出收益率最低的産品2.2個百分點。以民泰銀行杭州分行為例,6月中旬,該行推出的一款期限為183天理財産品,收益可以做到5.8%,而市場上普遍收益只有5.5%-5.6%。同樣,華興銀行的一款保本浮動收益型的96天的理財産品預計年化收益率可達4.90%,據該銀行理財經理説,“該款産品如果是50萬元起買,預計年化收益率還能到5.10%。”
  部分城商行方面認為,降息或許是一個機會,可以利用利率市場化來推動零售銀行業務的發展,而在市場理財産品收益率普跌的情況下,通過提高收益率,有利於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客戶,從而培養成長期客戶。
  銀聯信總經理符文忠分析稱,無論在資産規模和網點分佈方面,處於第三梯隊的城商行都無法與國有銀行相抗衡,城商行不得已地充分利用理財産品這一吸金利器,通過産品發行和較高的理財産品收益來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産品類型單一 高收益源於“薄利多銷”

  然而,對於城商行理財産品“逆勢而行”的態勢,有不少市場分析人士卻持有懷疑態度。“由於城商行的理財業務起步較晚,品牌的議價能力不強,所以就只能先通過産品收益率來吸引客戶,彌補産品議價能力的不足。”銀率網分析師&&。
  實際上,“投資者投資理財産品所獲得的收益率即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理財資金投資基礎資産所獲得的收益率,二是管理費、銷售費與託管費等與理財産品相關的費用。一家銀行給予其客戶較高的收益率,其中一方面説明銀行收取的費用相對較低,願意讓利於客戶薄利多銷,以期獲得更多市場份額。”普益財富研究員唐麗琼認為。
  縱觀今年上半年的理財産品市場,1-6月,人民幣債券市場仍是理財資金的主要去向,該類産品市場佔比為43.63%,較2011年上升1.39個百分點,而受監管政策的影響,信貸類和票據類産品普遍大幅減少。
  從城商行的角度來看,目前,大多數城商行只是通過自營渠道來做理財産品,因此受限於債券、貨幣市場産品等投資方向,除了採用“期限錯配”的方式來調節收益水平,只能通過內部讓利來提高收益率。
  “中長期債券的收益率相對較高,而且從整體利潤中拿出80%的利潤給客戶,收益高,風險低。”某城商行零售部總經理説,但如果擴大投資方向,目前來説還較為謹慎。正因此如,城商行理財産品的類型還比較單一。

  城商行理財業務瓶頸猶存

  事實上,目前城商行在發展理財業務中主要面臨兩個瓶頸。“一是由於産品銷售規模有限,代理銷售保險和代為推薦集合信託産品引進較為困難;二是自行開發銀行理財産品的成本與收益不匹配。”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毛恩知指出。
  “城商行理財業務中的代銷和代為推薦業務,有很大一部分人員培訓是通過産品的發行機構,如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信託公司進行的,對銀行本身的培訓能力和專業能力要求並不高;再者,城商行普遍面對一般投資者的理財業務,都立足於‘賣産品’而非財務規劃,也就是説,理財業務的人員門檻本身不高,雖然理財業務最終會走向‘財務規劃’,但在這個過程中,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理念仍需提高。”
  總體而言,當前理財資金的去向即投資標的類型大致分為債券型、組合型、結構型和挂鉤型等,其中挂鉤型産品標出的收益高,但風險也相對較高。而對於城商行發行的高收益理財産品,普益財富認為,可以考慮,但也不能盲目投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專注小微企業金融 推動特色城商行農商行上市 2012-07-17
降息致收益下滑 城商行理財産品或受捧 2012-07-17
城商行理財品發行退燒 高成本攬儲暗藏風險 2012-07-11
城商行理財品6月發行量超國有行 2012-07-11
量價齊升 城商行理財品異軍突起 2012-07-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