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達5萬億元之巨的銀行理財産品,正悄然嘗試類證券化交易。
近日,建行的一款乾元2012年第135期理財産品正式在深圳前海金融資産交易所上市交易,交易代碼為52001,交易價格可圍繞凈值上下波動1%,採取T+6的交易制度。雖然離標準的資産證券化交易還有距離,但業內認為,此舉已邁出了一大步。
日漲跌幅1%
“理財産品在金融交易所上市,這是個很大的創新。”上海某股份制銀行資金總部總經理&&。此前,銀行大多通過發行開放式理財産品或者短期限理財産品的方式提高理財産品流動性,但銀行理財産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還是首次。
金融産品通過金融資産交易所轉讓交易並非沒有先例,天津金融資産交易所和北京金融資産交易所均提供了信託受益權轉讓平台,但主要採取一對一的交易模式。信託受益人通過交易所發布轉讓信息,通過交易所的平台對接意向投資者。
但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建行上述産品在前海金融交易所上市交易,並非採取簡單的報價轉讓,而是採取競價交易模式。
“建行每天會公布理財産品凈值,理財産品轉讓價格以凈值為基準可上下浮動1%,即每天相比凈值漲跌幅不超過1%。”深圳前海金融資産交易所一位工作人員稱。
建行乾元第135期理財産品的説明書顯示,該款産品的發行價格為每單位理財産品本金=1元,投資者認購起點為5萬元,並以5萬元的整數倍遞增,交易申報同樣以5萬單位理財産品本金的整數倍遞增。普通銀行理財産品遞增金額通常為1000元或1萬元,該款理財産品以5萬元整數倍遞增的安排顯然是為方便上市後交易流通。
像其他理財産品一樣,建行乾元第135期理財産品亦由建行本行負責發行,但由於該款産品涉及前海金融資産交易所開戶以及辦理第三方存管業務,因此僅限於建行羅湖、上步、南山3個支行發行,發行階段向約200多個投資者募集了約1.9億元資金。“理財産品上市後,200多個投資者可互相交易所持理財産品份額,參與交易的投資者隊伍還可進一步壯大。”上述深圳前海金融資産交易所工作人員稱。
但理財産品交易制度設計似乎並不鼓勵投資者頻繁交易,據了解,該款産品採取T+6交易,即買賣日需相隔5個交易日。儘管如此,與普通固定期限的理財産品只能持有到期相比,上市交易已令理財産品流動性大大提高。
試水類資産證券化
國內資産證券化始於2005年,但隨着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而慢下腳步,今年第三批資産證券化試點終於啟動,但試點規模僅500億元,遠不能滿足國內銀行的需求。
但這並不妨礙銀行在理財産品領域進行資産證券化的探索,2008年、2009年銀行信貸類理財産品發行數量大增,尤其是2009年出現井噴。銀行信貸資産通過信託計劃打包後再經由銀行理財産品方式賣給投資者,但受2010年年中掀起的銀信合作監管風暴影響而發行量驟降。
目前信貸資産類理財産品發行規模依然受到嚴格監管,去年以來部分銀行開始採取信託受益權的模式繞開針對信貸類理財産品的嚴格監管。
建行的上述産品説明書顯示,該理財産品募集的資金投資於信託受益權、資産收益權等資産、債券、同業存款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投資工具。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年建行乾元系列理財産品一度為企業提供借貸資金而設計。
“如果理財産品投向為信貸資産,通過交易所上市交易後,意味着實現了類資産證券化。”深圳某股份制銀行研究員稱。
有銀行資金交易部負責人認為,該款理財産品上市交易離標準的資産證券化還有距離,“資産證券化首先要將資産打包,然後進行標準化設計,以方便自由、頻繁交易和流通,該款産品還不能頻繁交易流通,離標準資産證券化還有一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