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咖啡館辦公
2012-07-23   作者:  來源:數字商業時代
 
【字號

  正如語言學家塞繆爾約翰遜所説,“咖啡館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場所,還是一種思想,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交模型,一種哲學理念。”

  1杯咖啡

  對許多人而言,喝咖啡是一種感覺,在咖啡館裏喝咖啡則是對生活的一種認同。一個人喜歡喝怎樣的咖啡、上怎樣的咖啡館,即代表着此人對自我及自己生活方式的態度。

  3種消費人群

  一是唯社交族。對他們來説,咖啡館不過是一個公共場所,約見新朋舊友而已。這個空間可以是咖啡館、電影院、餐館;也可以是Facebook或是QQ。
  一是唯方便族。他們進咖啡館是為了短暫的休息,為了方便。紫藤廬和星巴克並無區別。對他們來説,在家也一樣可以買上好的豆子,一樣可以煮香濃的咖啡。
  一是唯咖啡館族。這群人不僅來咖啡館休息會友,他們還經常來這個空間獨自看書寫作。似乎咖啡館的空氣裏有着特別的魔力。他們會對咖啡挑剔,對桌椅挑剔,對餐具挑剔,對音樂挑剔,對墻壁的顏色挑剔,甚至對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挑剔。他們是旁人眼裏不願花八十萬買房子,卻願意花八十塊換一口苦澀的小資。

  咖啡館發展的4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

  “二戰”之後,人們從緊縮的經濟形勢下舒展開來,各種咖啡店遍地開花。

  第二次浪潮

  90年代以星巴克為代表的連鎖店的大規模擴張。

  第三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是現在許多新型咖啡店開業,尋求各種變化。

  第四次浪潮

  也許就是“在咖啡館辦公”成常態了,這是一種發展趨勢。目前全美已有3000萬上班族在相當長的上班時間“定居”咖啡館,這個數字佔整個勞動大軍的五分之一,並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着。

  關於咖啡的電影

  《巴格達咖啡館 Out of Rosenheim》

  評語:只是名字與咖啡有關而已……

  《遺願清單 The Bucket List》

  評語:片中提到了著名的Kopi Luwak 蘇門答臘麝香貓咖啡。

  《咖啡與香煙 Coffee and Cigarettes》

  評語:11個短片,全部圍繞咖啡與香煙展開。

  《黑金 Black Gold》

  評語:主題為咖啡貿易,
  講述了埃塞俄比亞咖啡種植者的艱辛。
  目前在中國的咖啡市場中,90%為速溶咖啡,10%為焙炒咖啡。
  焙炒咖啡市場以大城市為主,其中北京佔30%,上海佔30%,廣州、深圳佔20%,其他城市佔20%。
  在上海的焙炒咖啡市場中,36%為酒店消費,22%為快餐連鎖店消費,22%為咖啡店和飯店消費,還有20%是零售市場。
  較之其他城市,上海市民接受咖啡消費的程度最高。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老車皮內新時光 咖啡館創意社區 2012-04-10
咖啡館 在知識分子中流行起來 2011-11-22
全國四處精選咖啡館推薦 2011-08-09
回歸自我“慢咖啡館”走紅日本 2010-11-26
今夏倫敦最"去處 自行車咖啡館 2010-07-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