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凈值人群資産超5成為存款
2012-07-19   作者:張瀟 羅育冬  來源:新快報
 
【字號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2中國高凈值人群消費需求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中國目前的高凈值人群(個人資産600萬元以上)已達270萬人。但數據也顯示,中國高凈值人群的資産配置並不合理,從2009年到2011 年有超過50%的資産以現金和存款的形式配置。

  1、現有資産配置易遭通脹侵蝕

  據《白皮書》顯示,中國個人資産在6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目前達到270萬人,平均年齡為39歲,其中,億萬資産以上人群約為6.35萬人,平均年齡為41歲。高凈值人群中北京總人數最多;行業分佈以企業主、炒房者、職業股民和金領為主。高凈值人群有固有的財富積累路徑,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經濟金融形勢,需要越來越專業的建議和産品,他們的財富管理需求也進入了快速爆發期。
  “從2009年到2011年,高凈值人群有超過50%的資産以現金和存款的形式配置,房地産與股票型基金的配置比例也相對較高,而以信託,私募股權基金,陽光私募,保險,債券等其他類別的配置比例不到30%。”瑞盈財富研究部總監、宏觀經濟分析師孫翔分析認為,這樣的配置不適合過去幾年宏觀經濟和行業發展的特性。“尤其是將大量的資産配置於現金存款、房産及股票基金中,這在過去通脹處於高位,股市樓市皆下滑的國內市場是極為不利的。”

  2、復蘇低谷主要配置固定收益産品

  “簡單地僅從保值或增值角度來説,就是讓資産包中的資産價值一直處於上升階段。”面對高凈值人群財富配置的誤區,孫翔建議從短期、中期和後期等周期布局的角度來進行。
  “目前處於復蘇的低谷,不確定因素多,資産波動大。所以,短期(1年)配置以固定收益類的為主,風險類資産以逆周期的資産。等進入復蘇邁向繁榮的階段,所以,中期(2-3年)應積極布局資本股權類資産。等到後期(5年以後):繁榮過後注意過熱,積極調整資産,重組再配置。”
  孫翔認為,目前的配置策略大致應該是,增加固定收益類資産投資的比例。“三季度可關注證券類及證券相關結構化産品,當然也可隨機增持,並且要適度持有現金、貨幣基金或者短期變現能力強的資産。此外,還應關注進入壁壘較高的私募股權基金,布局未來。”他最後也強調,對於高凈值人群來説,也不妨嘗試增加一些藝術品、奢侈品投資基金配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存款保險制度有利於改善我國貨幣政策 2012-07-18
央行報告稱:我國推出存款保險制度時機基本成熟 2012-07-16
為提振歐元區經濟歐央行隔夜存款利率或降至負值 2012-07-16
歐央行存款利率降至0% 歐洲"零利率"或向"負利率"演變 2012-07-13
多外資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至頂 2012-07-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