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態農業之路廢廠房改建農場
2012-07-13   作者:歐颯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美國人約翰埃德爾認為,城市裏可以像在農村一樣建農場。他買下一幢四層高、建築面積8690平方米的樓,在裏面從事無土栽培和養魚,希望開拓一條城市嘗試生態農業之路。
  埃德爾2010年斥資52.5萬美元買下這幢原為豬肉加工廠廠房、後遭廢棄的建築。一番改造後,樓內建成魚塘,種植一些能靠塘水中氮等養分生長的綠葉菜,塘水得到凈化。埃德爾把改造後的建築命名為“農廠”。
  農廠吸引來幾名租戶,包括三家從事“魚菜共生農業”的小企業、一家手工釀酒商和一家發酵茶商。埃德爾用租金進一步改造“農廠”。
  埃德爾希望他的“農廠”最終擺脫對外界供電的依賴,成為一個能自給自足、實現“零排放”的生態圈。他準備過些時候在樓裏建一個麵包房,用釀酒産生的廢料做烤爐燃料,明年安裝一台可用堆肥所産沼氣做原料的發電設備,為農場照明和調溫供電。伊利諾伊州政府撥款150萬美元資助安裝這種發電設備。
  迪克森德波米耶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健康教授,著有《垂直農場》一書。他認為在樓房裏建農場潛力巨大。因為這樣種植農作物不容易遭受病蟲害和雜草侵襲,大大減少農藥和除草劑用量;農民不必擔心乾旱、霜凍、暴風雨等惡劣天氣。樓房農場一年四季都可收穫,産量驚人。例如,樓房農場一英畝(約4047平方米)的草莓年産量可以比露天農場多30倍。在城市裏種菜大幅縮短菜園與餐桌之間的距離,降低物流成本,減少運輸産生的碳排放,同時讓消費者享用更新鮮的蔬菜。
  “農廠”不時接待學校參觀團和對樓房農場感興趣的人士,埃德爾從中獲得一些收入。他打算建教育中心,讓參觀者了解農業知識之餘品嘗用新鮮蔬菜和魚製作的食物。
  戴維埃利斯和埃裏克羅思過去兩年一直研究“魚菜共生農業”,本來以為只能到郊外實踐這種農業,聽説“農廠”後,着手在那幢樓的地下室養魚種菜。
  埃利斯和羅思説,城市裏發展“魚菜共生農業”可減少食物生産過程中的碳排放,推動地方經濟。
  城市農場的前景看似美好,是否具備商業競爭力言之尚早。德波米耶看好城市農場,認為這種事物“現在相當於托馬斯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最初階段,但潛力巨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緬懷農業景觀的“摩天輪農場” 2012-07-10
歐洲農場上空的高技術"打假"較量 2012-02-24
去美國農場打工 體驗另類度假 2011-06-17
芬蘭 建立“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鏈 2011-05-24
黑龍江一農場投資1700萬建高標準育秧基地 2010-12-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