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業市場涌現“男粉領”
2012-07-13   作者:沈敏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日前,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記者會。奧巴馬説,歐債危機將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美國需要採取更多措施支持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崗位。記者 張軍/攝

    “男人能幹的,女人也能幹”,這曾是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上追求兩性平等待遇的口號。如今,這句口號被一些男性求職者改為:“女人能幹的,男人也能幹。”
  在美國,由於經濟持續低迷,就業市場競爭激烈,一些被女性長期佔領的“粉領”工作領域,如護士、教師和接待員等,正逐漸被男性“蠶食”。

  另辟蹊徑搶“飯碗”

  21歲的米格爾阿爾基奇拉穿着磚紅色消毒外罩,把一個小女孩安放在牙醫治療椅上。他用西班牙語説笑着安撫女孩,讓她乖乖接受一系列口腔X光檢查。隨後,他把女牙醫引進治療室,站到一旁,充當女醫師和小女孩的臨時翻譯。
  在女性主導的牙醫助理行業內,作為男性的阿爾基奇拉屬於少數群體。然而過去10年來,涌入傳統女性就業領域的男人不在少數。
  阿爾基奇拉高中畢業後發現,像他這種沒有大學文憑的年輕男子想找一份適合男人幹的工作,比如建築業或製造業工人,機會實在渺茫。
  職業諮詢師告訴他,醫療領域勞動力需求正在上升。於是,他借錢報名參加了一項為期8個月的醫護人員培訓課程。完成培訓後,他的謀生之路馬上暢通,找個時薪12或13美元的工作不在話下。
  美國的牙醫助理或洗牙師90%以上是女性。不過這對於阿爾基奇拉毫無妨礙。“基本上,一個女人能幹的活,男人也能幹,”他説。
  現實是,在阿爾基奇拉長大的這個時代,很多女性在學業和事業上的上升速度已超過或正在趕超男性,而她們佔據的職位往往更穩定、更難以替代、更有增長潛力。

  為抗衰退 甘當“粉領”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普通美國人對“美國夢”有了新認識,對於求職謀生也産生了新想法。
  皮尤研究中心“美國經濟流動性計劃”調查顯示,普通人不再奢望豪宅名車,只希望能有個穩定住所、有張大學文憑、財産上有所保障,再有點閒錢能擔負下館子之類的額外支出。
  其中,“財産保障”通常意味着有一份穩定且福利尚可的全職工作。在當前,這種工作越來越難找,對於沒有大學文憑的男人尤其如此。隨着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職場“攻城略地”,沒有就業優勢的男性如果不想坐以待斃,就只能與女人“搶飯碗”,儘管這在他們的父輩看來不可思議。
  實際上,一份人口普查結果分析報告指出,早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男性入主女性就業領域的趨勢就嶄露苗頭。
  報告指出,在2000年至2010年間所增加的男性就業崗位中,近乎1/3來自那些70%以上由女性佔領的職業領域,其比例相比上一個10年翻了一番。
  但這並不意味着男性在這些領域內正在取代女性。因為同期大約2/3的女性就業增長額也來自這些女性為主的職業。不過在某些地區的特定行業,男人確實在與女性搶飯碗。近10年來,得克薩斯州男性註冊護士的人數增加了近1倍,從12709人增加到22532人,使護士行業內的男性比例從8.4%上升至10.5%。得州的公立學校教師中,男性佔23%,而在新教師隊伍中,男性比例達到28%。
  全美範圍內,低收入工作崗位的男性比例也呈現增長趨勢。2010年,男性從事銀行櫃&出納員工作的人數比10年前增加2/3,男性接待員則增加1倍有餘,餐飲業的男性服務生也多了2/3。

  愛“粉領”,無關經濟

  更值得注意的是,樂於從事“粉領”工作的男性不再限於某些特定階層。
  美國兩名女性學者瑪麗加塔和帕特麗夏A魯斯對“男粉領”現象的研究顯示,1970年至1990年間,從事“粉領”工作的男性多數是外國移民,母語非英語,教育程度較低,因為他們在就業市場上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如今,“男粉領”分佈於各個族裔和年齡段,其中超過1/3擁有大學文憑。事實上,在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白人男性中,“粉領”潮流尤為顯著。查爾斯裏德就屬這一類人。
  25歲的裏德是休斯敦派特裏克亨利中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師。大學畢業後,他參加了美國支教隊(一個從應屆大學畢業生中選拔優秀者充實中學師資隊伍的支教組織)為期兩年的支教活動。這段經歷讓他愛上教師職業,於是放棄上法學院的計劃,投身教育事業。
  裏德説,經濟不景氣的現實對他擇業並無影響。就目前形勢而言,即使法律專業畢業生求職也有一定難度。裏德的父親就是一名律師,對他的選擇格外寬容。不過,裏德説父親並沒有完全改變觀念,“在他看來,我眼下只是在等待時機,有一天下定決心就會跳到一個更好的職業。”
  35歲的德克斯特羅德里格斯正在休斯敦社區大學上護士培訓課。他以前做技術支持,金融危機對這個職業影響不大。不過,羅德里格斯想換一份“更刺激”的工作。為支持他的選擇,全家把大房子換成小房子,新車換成二手車,開始靠積蓄生活。“我自動投入衰退中,因為我想上護士學校,”他説。

  工作穩定 壓力不大

  一些學者認為,“男粉領”增多的現象背後是低迷經濟形勢在推動,一旦經濟復蘇,這種趨勢還可能逆轉。
  “今天的男孩們到底是‘我長大後想當護士’,還是‘我想要一份穩定、不怕衰退的工作’?”美國進步研究中心的高級經濟師希瑟布希質問。
  不過,接受《紐約時報》採訪的20多名“男粉領”&&,經濟形勢並非他們選擇工作時主要考慮的因素。他們説,社會對“男人乾女人活”的歧視正逐漸減退,而“粉領”工作吸引人之處不僅是穩定,還有不遜於其他職業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43歲的斯科特卡尼是休斯敦赫爾曼兒童紀念醫院兒科重症監護室的護士。當護士前,他幹過IT等行業,但覺得沒意思。“IT就是每天殺電腦病毒、處理打印機卡紙問題,”他説。
  55歲的約翰庫克從前是一名數據庫諮詢師,一年能掙15萬美元,但他從來沒喜歡過那份工作。在繼承了一小筆遺産後,庫克經濟上再無後顧之憂,得以辭職上護校。
  當護士的工資起步僅有當數據庫諮詢師時的1/3左右,但是他收穫的不只是金錢,還有一份溫情:比如他最近看護一個早産女嬰,女嬰的姐姐為表達感謝給了他一個熱烈擁抱。“我的感覺是,做這種事居然還有人付錢?”他覺得自己“賺了”。
  對有些男人來説,“粉領”工作意味着更少壓力、更多與家人共處的時間。42歲的阿德里安奧爾蒂斯從墨西哥移民到美國前是一名律師,現在則在一家雙語幼兒園裏當老師。他笑稱自己是少數在本國掙得比在美國多的墨西哥人之一。
  “現在,我的生活重心百分之百是家庭,”他説。

  [相關鏈結]

  “男粉領”增多顯示男女平等?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勞工經濟學家貝齊史蒂文森説,男女在職業選擇上的變化趨勢與家庭中兩性傳統角色的轉變相輔相成。研究顯示,男性在家庭中承擔更多家務、花更多時間照顧孩子,這種轉變影響了兩性對職場的態度。
  但也有學者認為,更多“男粉領”出現並不意味着職場上兩性不平等問題有所改善,即使在女性統治的“粉領”行業,男人也比女人掙得多,也更容易升職,白人男性優勢尤其明顯。
  佐治亞州立大學的社會學家埃迪亞哈維溫菲爾德説,這種情況被稱為“玻璃扶梯”現象,與女性在男性主導職場中遭遇的“玻璃天花板”現象相反。而且,一種職業中男性員工人數增多,也會使同崗位的所有人待遇普遍提高,只是目前男性在“粉領”職業中的比例還沒大到能夠對工資待遇産生普遍影響。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日本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現曙光 2012-07-12
二季度就業市場用人需求減少近8萬 2012-07-12
就業數據疲軟美聯儲或延長零利率至2015年為QE3鋪路 2012-07-10
就業數據未差到迫使美聯儲行動的程度 2012-07-09
美國公布5月份消費者信貸餘額、6月份就業趨勢指數 2012-07-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