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個月內兩度降息讓很多市民對存款失去信心,面對未來可能更低存款利率,很多市民開始轉向購買中長期理財産品,以“鎖定”相對較高的收益。
建行廣東省分行營業部一位客戶經理對南都記者&&,近日來諮詢中長期理財産品的電話明顯增加。“如果有1年期左右年化收益5%左右的理財産品,肯定會被瘋搶。”,連續兩次降息令不少市民意識到降息周期可能已經到了,買得越遲收益率可能就越低。
南都記者發現,本週廣州地區在售的銀行理財産品中,四大行半年期産品已經預期年化收益率在4.3%-
4.6%,而股份制銀行同期限産品則為4.8%- 5.2%之間,儘管收益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也遠高於1.1倍的1年期存款。
買得越遲收益率可能越低
“再次降息的消息剛公布,我就不斷接到客戶的諮詢電話,打聽的産品已經不再是3個月以下,而是半年、一年甚至三年的都有問。”上文提及的建行人士對記者稱,6月份以來,銀行理財産品收益呈走低的趨勢,特別是連續兩次降息令不少客戶意識到降息周期可能已經到了,買得越遲收益率可能就越低。
儘管大多數銀行都在調息後首日將活期存款、一年期以內的定存利率上浮了1.1倍,但短短一個月以內兩次降息,讓很多銀行客戶對存款失去了耐心,即使利率上浮1
.1倍,1年期存款利率也僅為3.3%,而目前1年期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在5%左右。
來自普益財富的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産品收益率均未超過5%。其中,國有商業銀行理財産品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30%;股份制商業銀行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97%;城市商業銀行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95%。上文提及的股份制銀行零售銀行副總經理也對記者稱,近期銀行主推的是3個月以下短期理財産品,然而隨着利率連續下調,資金面重新恢復充裕,短期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一直下降。“我們銀行3個月的理財産品已經降到今年新低。”
可留意城商行理財産品
“本次降息的效應還沒有開始真正影響理財産品的收益,接下來收益可能還會進一步降低,6月份跟5月份比,同類型理財産品的收益就已經下降了10個基點左右。”一家股份制銀行財富管理中心負責人提醒稱,這是由於各銀行對理財産品的設計、收益的測算在産品發行之前半個月到一個月就已經做好規劃,提前10天向當地銀監會申報發行。因此這兩周銀行發行的産品可能是降息之前設計,不能反映出降息之後銀行的應對情況。
該人士説,“如今短期理財産品走俏的局面一去不復返,只要預期收益率稍微好一點的中長期理財産品一推出便很快被搶購一空了。
南都記者從公開渠道查詢了解到,本週廣州地區在售的銀行理財産品,四大行半年期理財産品已經低至4
.3%-4
.6%,而股份制銀行同期限産品為4.8%-5.2%之間。“選擇銀行時,投資者可多關注城商行的理財産品。在利率市場化倒逼銀行轉型的變革時期,城商行也大力發展理財業務,將市場定位在普通客戶。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在同樣的投資期限、風險對價,以及投資起點下,城商行發售的理財産品收益普遍高於其他銀行。”普益財富研究員建議,根據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國有商業銀行理財産品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
.30%;股份制商業銀行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 .97%;城市商業銀行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