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古瓷調查:做舊通關係拍高價
2012-07-03   作者:  來源:CCTV《經濟信息聯播》
 
【字號

  真假古瓷調查
  倣古瓷器驚變古董  拍賣會上假冒真品牟暴利

  近來在藝術品投資領域,不斷爆出古瓷器天價成交,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瓷器拍出2.8億港元,一個估價並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以5.5億元人民幣易主。古瓷器市場的火爆,讓一些仿製品也開始頻頻出現。
  熊建軍在江西景德鎮研究古陶瓷已經有25年。8年前,國家博物館的專家來到景德鎮,邀請他一同研究如何恢復琺瑯彩工藝。從清代康熙年間至今,琺瑯彩的釉料配方已失傳200多年,要“復活”琺瑯彩瓷工藝非常艱難。歷經多次試驗,熊建軍終於破解了皇家瓷器的燒制密碼。有了這個技術,現在熊建軍仿製古代各種瓷器都非常逼真。
  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熊建軍告訴記者,我們為了仿製這個,我們包括這個重量、就包括這個尺寸、就包括各方面,我們全部按照古代的一模一樣地走。圖版各方面的,這個韻味我們都把它仿製出來。
  然而讓熊建軍萬萬沒有想到是,他仿製的古瓷器竟然成為不法商販牟利的工具。在北京的某個藝術品拍賣會上,三千萬元成交的兩件明代和清代瓷器,竟然都是熊建軍創造出來的仿製品。他當時準備作為禮物送給朋友收藏,不料卻被放在拍賣會上冒充真古董。
  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熊建軍告訴記者,貪圖利益的人,他拿去做一下舊,加一下工,或者怎麼弄一下,最後把這個當成真品賣了。有個幾百萬、幾千萬他都有可能會,有多少價值我們都無法估量的。
  業內人士透露,眼下把倣古瓷當作真品賣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産業鏈。在景德鎮在一家號稱專賣元、明古陶瓷的門店,記者見到了店主黎月明。他介紹説倣古瓷要想在拍賣會上賣出高價,首先得“做舊”,也就是把新的瓷器通過化學物質處理,做成舊瓷器的模樣,讓假貨蒙蔽購買者的眼睛;其次就是跟拍賣公司的工作人員秘密商量好利潤分配比例,裏應外合。
  江西景德鎮樊家井瓷器銷售店店主黎月明告訴記者,把裏面關係你要搞好,把裏面主管部門的,要把它搞好,把他擺平,然後再拿東西進去。比如我這個東西了,拿去拍了,我的底價是五十萬,比如拍了一百多萬,其餘的就是你的了,等於是這樣子,就是按這個提成的。

  古瓷造假村坐落景德鎮  一條街上“要啥有啥”

  一件價格只有幾百元的倣古瓷,一旦被不法商人披上古董的外衣,價格就躥高幾百甚至上千倍。而不法商人的屢屢得手、讓人眼紅的暴利讓倣古瓷假冒古董的買賣越來越多,儼然已經形成了一條坑蒙拐騙的産業鏈。
  在江西景德鎮火車站附近,隱藏着一個叫樊家井的城中村,這裡聚集了300多家倣古瓷門店,是全國聞名的倣古瓷集散地。門店後院是生産作坊,專門製作元、明、清官窯倣品,像元代的青花、明代的成化瓷等。明明是現代景德鎮仿製的,可是記者一打聽年代,店主們都一口咬定是古代瓷器。
  江西景德鎮樊家井瓷器經營店店主聶女士告訴記者,五大名窯,宋代的,宋代跟元代的。
  江西景德鎮樊家井瓷器銷售店店主侯先生告訴記者,這個産地是河南廬州。基本都是宋代的。就是一個唐代的。拿來看看。這是我們這裡出土的。
  侯先生經營的瓷器店琳瑯滿目,從唐代到清代,各種著名窯口的瓷器都應有盡有。記者一問起價格,倒是非常便宜。
  江西景德鎮樊家井瓷器銷售店店主 侯先生告訴記者, 我們這裡都是批發的。那便宜的也有,像這個汝窯20塊錢一個、這個汝窯是200塊錢一個,這個汝窯是30塊錢一個。
  古代的瓷器怎麼會賣如此低廉的價格?侯先生最後坦言,他經營的是倣古瓷,經過做舊處理當古董賣;不僅僅是他這一家門店,景德鎮樊家井村300多家門店都是這樣做假賣假。為了不引起懷疑,侯先生會購買很多外地報紙來包裹瓷器。
  江西景德鎮樊家井瓷器銷售店店主 侯先生告訴記者,報紙都是收來的,我們有一點就是,不要景德鎮報,哪報都可以。我們景德鎮都是假東西,那肯定不能用,一聽説是景德鎮拿貨就不是那樣了。這是2009年的人民日報。反正我們就是不能用景德鎮報紙。
  侯先生説他做舊的水平在景德鎮數一數二,而且服務態度好,不管客戶賣幾百元還是幾萬元,他都一視同仁免費做舊。他的客戶主要來自北京,其次是廣州和天津;給客戶發貨的時候,也不能用江西牌照的車輛。因為景德鎮不僅賣假瓷器古董,還賣假黃金古董,名聲在外。 
  江西景德鎮樊家井瓷器銷售店店主侯先生告訴記者,我們這裡抓的客戶都是安徽的牌照裝貨出去,送到老闆那裏。 因為你裝貨裝到老闆家,一看牌照都是江西的拍照,這個都是騙人。我有一個朋友去年賣了福建的一個老闆,賣了300萬。賣金子黃金。倣古的,倣古的都説新的,當老的賣。

  倣古瓷標注新款標示  藝術家呼籲抱團打假

  原本是有着千年歷史的瓷都,如今卻變成造假者都避之不及的詞,不法商販的行為已經嚴重損壞了景德鎮的名聲。如果任憑造假賣假發展下去,景德鎮千年“瓷都”的形象必將毀於一旦。造假賣假的産業鏈利益錯綜複雜,怎麼整治呢?
  熊建軍發現自己複製的倣古瓷被人冒充成古董上了拍賣會後,他首先採取的措施是限量複製。如果有多餘的倣品燒製成功,全部砸碎銷毀,連殘品都不能留一件。其次是在倣古瓷的底款上標上現代複製的信息,而不是標原來的老款。
  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熊建軍告訴記者,我們就要有出處,我們就要打年份,打數量,包括我們景德鎮,包括官窯研究所出品的,我們都要上面去體現,我們要配證書,還要配所有的工藝的製作過程,我們要錄像。
  景德鎮陶瓷界,類似熊建軍這樣在倣古瓷上標新款的人越來越多。黃雲鵬掌握了歷代倣古瓷的原料配方,他仿製的古陶瓷幾乎都能以假亂真。為了避免自己的倣古瓷被別人冒充古董,黃雲鵬仿製的古陶瓷不僅標上新款,而且低價對外銷售。他仿製的“元青花鬼穀子下山”瓷器,價格一路上漲了7倍。
  國古陶瓷工藝美術大師黃雲鵬告訴記者,開始出售的時候, 28000塊錢,現在我們這個上升了,我們限量20個,但是我們在一年之內就全部賣光,現在有人出價20萬,21萬,乃至更高。那麼我們就在原來朋友那裏收購回來,加10萬,或者是8萬,10多萬收購回來。
  做的倣古瓷為價格為什麼還上漲呢?除了復古工藝難度大以外,最關鍵的是高嶺土原料日益枯竭。景德鎮的高嶺土已經被開採了1000多年,優質資源被消耗殆盡,現在被用來製作倣古瓷的高嶺土,都是從明清老坑裏挖出的尾砂,産量極為有限。
  江西景德鎮市官窯研究所工作人員  熊建國告訴記者, 現在這個礦已經過了幾百年,全部都廢棄了,都是長滿了樹、草,都變成了古礦,那個深淵看不到的。我們到處找這個礦,都找了上上下下幾十次,起碼找了三年多,才找到的。
  高嶺土資源的日益枯竭還將會推升倣古瓷價格,專家&&,按照目前倣古瓷的技藝和資源的有限,倣古瓷自身也有很好的市場前景,而如何引導倣古瓷誠信發展,加大商業欺詐的成本,是擺在監管部門的迫切難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仿製品創高價 假精品勝過真行活 2011-04-11
康熙青花瓷碗仿製品在英拍出40萬 2010-09-27
仿製品剝奪“新藥”註冊申請資格 2007-03-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