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信託投機思路引發兌付擔憂
2012-06-19   作者:徐天曉  來源:東方網
 
【字號

    “2010年的時候有人找來,想同我們一起開發藝術品信託,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暫時不涉及這一領域,目前的信託領域開發成藝術品信託不太合適,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我們這個思路還是正確的。”
  這是來自國內一較大第三方老總的見解,在與多家信託公司接觸後,在他看來,藝術品不像房子等有一個大眾化的定價標準,把信託産品兌付的賭注完全下在藝術品的拍賣價格上,不是這個行業好的發展方向。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雖然藝術品信託正在面臨着像房地産信託一樣關於兌付的擔憂,但該系列産品的發展正隨着信託公司及投資者認識的深入而愈發成熟,在業內人士看來,藝術品信託未來的發展前景仍然可期。

  傳聞引發藝術品信託兌付擔憂

  關於藝術品信託,最為業內關注的是傳言北京雅盈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王耀輝被協助調查。從而引發的對其旗下藝術品信託兌付問題的擔憂。
  作為信託市場近年來逐漸崛起的新品種,藝術品在一片爭議與熱炒中越做越大。據用益信託的數據,2011年藝術品信託發行規模為55億元,而2010年發行規模僅為7.5億元,同比增長633%。
  而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款藝術品信託便是一款雅盈堂藝術品受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該信託産品正是以《砥柱銘》為抵押集資金4.5億元,用於支付北京雅盈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2010年春拍、秋拍藝術品的部分款項,同時雅盈堂以所募集資金開展藝術品投資。
  除此以外,雅盈堂於2011年3月與北京信託合作發行了“盛藏財富寶騰一號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預計年化收益率9%,計劃募集規模為4億,其中優先級信託資金2.8億元,次級信託資金1.2億元,雅盈堂以其自有的人民幣資金認購次級,雅盈堂對優先級受益人的預期利益不足部分按受託人和雅盈堂所簽訂的協議承擔差額補足義務。而王耀輝控制的北京藍色港灣置業有限公司則作為該計劃的連帶責任保證人為上述信託計劃提供擔保。
  隨着雅盈堂實際控制人王耀輝被傳協助調查,在業內人士看來,投資者的利益能否實現需要注意。

  投資類産品終於唱主角

  業內關於藝術品信託的討論已經有年頭,但是藝術品信託的銜枚疾進還是乘着這兩年藝術品市場的東風。
  按照用益信託的數據,2010年僅有國投信託與中信信託兩家信託公司參與藝術品信託的發行,發行規模也僅有7.57億元。最先誕生的藝術品信託多為融資類項目,按照業內人士的説法,可以被認為是“以藝術品之名,行融資之實”,即融資方多以所持藝術品信託質押給信託公司融資,並附到期回購條款。這類融資類藝術品信託主要以盤活項目方資産為目的,與真正的藝術品投資並不搭邊。
  而到了2011年,藝術品信託開始放量增長,用益信託的數據顯示2011年各信託公司共發行藝術品信託45款,發行規模達55億元,參與機構也有2010年的2家增加到18家,而普益財富提供的數據則顯示,藝術品信託當年的發行規模已經超過了百億。
  今年的藝術品信託更加繁榮,一季度在中融信託的帶領下,藝術品信託共發行了13款18.14億元,同比去年增加了116.67%,其中,中融信託便發行了7款;而二季度記者從公開渠道並未查詢到中融信託發行新的藝術品信託,截至目前粗略統計的藝術品信託僅有3款,但是今年以來總的發行規模也已經超過20億元。同時隨着藝術品信託的成熟,早先的融資類藝術品信託已經逐漸淡出江湖,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投資類藝術品信託開始佔到主角。
  “2011年藝術品信託的勃興,除了藝術品市場本身的繁榮之外,還有各家信託公司因傳統業務所限導致資金向這一市場流轉。”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指出:“藝術品信託去年成了很多信託公司業務創新的突破點,從很多信託公司的年報就可以看出,在業務創新方面都大力宣傳自己的在藝術品領域的突破。”

  從國際經驗看前景可期

  “2010年的時候有人找來,想同我們一起開發藝術品信託,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暫時不涉及這一領域,目前的信託開發成藝術品信託不太合適,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我們這個思路還是正確的。”
  “在歐美發達國家,藝術品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國內的藝術品信託,大多仍是以投機為目的,信託發行期限不過兩三年,這也間接助推了很多問題的産生。”上述第三方人士指出。
  雖然目前的藝術品信託市場面臨了像退出機制、估值、制度建設不健全等方面的問題,但是這一領域長期的市場前景仍被看好。
  用益信託分析認為,但從國際上看,藝術品投資已是西方大型金融機構財富管理部門和私人銀行部門為其高端客戶提供的一項重要的理財服務,也是面向機構投資者較為成熟的另類投資品種。面對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歷史和歷屆朝代的藝術家給世人留下的巨大的藝術寶藏,隨着藝術品鑒定、估值以及保險等配套服務的逐步改善,藏家、畫廊與拍賣行之間的進一步整合,藝術品投資的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英國王室收藏中國蘇繡肖像藝術品 2012-06-15
古董鐘 藝術品春拍中的西鐘東漸 2012-06-11
藝術品保險:初有嘗試未成氣候 2012-06-05
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逾2000億 2012-06-01
全球經濟冷藝術品春拍卻熱潮涌動 2012-05-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