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基金密集成立,延續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差異。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上周共10隻基金髮布成立公告,固定收益類和權益類産品發行數量相同,不過發行規模卻呈現冰火兩重天,前者募集規模為後者近8倍。
數據顯示,上周分別有3隻股票型、3隻債券型、2隻保本型、1隻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基金以及1隻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共計10隻基金成立。以債券、保本型為固定收益類,股票、QDII及ETF為權益産品分類,兩類基金募集數量均為5隻,但募集份額分別為263.41億份及34.74億份,固定收益類的募集份額為權益産品的7.58倍。
具體來看,短期理財基金延續火爆行情。匯添富理財60天發行份額超160億份,華安雙月鑫發行規模超55億份。另外2隻固定收益類的産品發行也在10億份以上,其中,華寶興業中證短融50發行18億份,大成景恒保本首募規模也逾10億份。
偏股基金髮行依然黯淡。上周成立的3隻基金首發份額均在6億份左右,博時標普500QDII則在海外市場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僅募得3.1億份。
好買基金分析師曾令華&&,從基金募集規模差異及産品延期募集來看,“今年是基金髮行差異最大的一年”。
從固定收益産品募集規模來看,今年的發行形勢還不錯。數據顯示,除了短期理財基金屢破百億規模之外,今年還有數只債券基金首募規模突破50億大關,其中易方達純債券募集規模達到84億份。
不過,偏股産品卻持續難發,不少産品陷入延期漩渦。更有基金將發行期延長至80天,創下今年基金最長募集時間。據了解,由於發行難,不少基金公司已經暫停發行偏股基金。